第三百九十五章 白吉馍(2 / 2)

“先晾一会儿,太烫了。”

李逸提醒了句,就来到了卤汤桶前,把已经泡透的卤肉拿了出来,又舀了一盆卤汤。

端着颤颤巍巍的肥硕卤肉回到案台前,李逸却发现,吴垒在拿着菜刀,冲着白吉馍比比划划,然后在边缘处切了一小条下来。

“差这一会儿啊?”

李逸无奈笑问。

“我忍不住了,先尝尝。”

吴垒捏着一小条馍条,斯哈的咬了一口,就呲牙咧嘴的嚼了起来。

一边嚼,他一边哈着热气,口中却在赞叹:“好吃…越嚼越香。”

看他吃得香甜,黄小明笑问:“那能有味道吗?”

李逸和面的时候,连盐都没放,这馍本质上就是一个纯面饼。

“有味道!”

吴垒连连点头:“有一股面香,嚼着还有点甜,感觉就这么吃都很好吃。”

听他这么说,黄小明被勾起了好奇心:“我也来一点试试吧!”

说着,他也拿过菜刀,沿着吴垒切下的刀口切了一段下来。

“你们吃吗?”

他回头冲刘艺菲和赵金麦问。

“吃。”

赵金麦推着刘艺菲来到近前,黄小明又切了两条,分给了她们。

拿着馍条,她们吹了几下,等馍条降温了些,才小心的咬了一口,尝了起来。

刘艺菲细细品尝着,眼神逐渐亮了起来:“好吃诶!它的外面那层酥酥脆脆的,嚼起来特别香。”

“这饼没有我家那边的饼宣呼,但面香味特别足。”

赵金麦也一口接着一口,吃得起劲。

“这叫什么饼?”

刘艺菲好奇询问。

“白吉馍。”

黄小明回答。

赵金麦也跟着问了句:“为什么叫白吉馍?是因为它很白吗?”

“呃…”

黄小明答不上来了,就看向了李逸。

李逸把热透的卤肉放在了案板上,拿过刀来剁着,一边解释:“白吉馍的发源地是陕省咸阳彬州的北极镇,以前叫白骥镇,白色的白,老骥伏枥的骥。

陕省方言把白叫北,但念二声,所以白骥用陕省话就是北骥。

白骥镇自古就是陕甘通衢要道,设有驿站。

因为当地的驿马全是白色,所以得名白骥驿。

后来金设立白骥镇以后,当地人就把白骥转音成白吉了。

这种馍饼就是当地人日常的主食,所以就叫它白吉馍了。”

听着李逸的解释,赵金麦这才恍然点头。

刘艺菲咬了口馍条,看向了弹幕显示屏,上方有很多观众在感叹。

“说来惭愧,我作为一个陕省人,居然才知道原来白吉馍是咸阳的。”

“我家就是彬州南塬的,白吉馍就是以前白骥塬上人吃的馍,这不是每个老陕都知道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