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周皇后并未多思,或许是陛下今儿胃口不太好吧。
旋即,周皇后亲手挑选了三道崇祯最爱吃的菜装进食盒交给王承恩。
王承恩提着食盒来到御书房后并未第一时间将饭菜呈给朱由检食用。
而是当着朱由检的面自己先享用起来,每一道菜包括饭,王承恩都品尝了一点。
品尝后,王承恩等了一段时间才将膳食呈给朱由检食用。
“皇帝再高再大也只能吃剩菜剩饭啊!”
朱由检对此微微自嘲一句。
见怪了后世各类看起来精美的菜品,朱由检对于眼前的御用膳食也没有多少惊奇。
“这味道也不怎么样嘛!”
品尝后,朱由检对于御用膳食的味道有些失望。
实在是一般,毕竟没有后世那么多的调味料。
不过内心的失望并未表现出来。
作为帝王,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不可测的风暴,没事就别找事了。
用完膳后,朱由检终于从坐了一下午的龙椅上起来,在大殿中踱步消化食物。
顺便活动下有些僵硬的身骨。
龙椅硬邦邦的,坐上去一点儿都不舒服。
朱由检不禁吐槽道。
御书房虽然不小,但是作为散步用还是有些狭窄了。
但是外面天色已黑,朱由检也打消了出去转转的念头。
毕竟这座皇宫对于皇帝来说也并不是特别的安全。
原主八月二十四日登基,现在九月一日,满打满算,搬进来还不到十天。
更何况先帝朱由校在这座皇宫里居住了那么久,不也还发生了落水事件。
在御书房理转了几圈后,朱由检再度坐到了龙椅上。
面对满桌子的奏本,朱由检没有半点翻开处理的兴趣。
皇帝这个职业既然摆脱不了了,那就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虽然大明在多重围困打击之中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灭亡之路,但是多少也要挣扎一下。
常言道攘外必须先安内,眼下大明的外敌有建奴、蒙古以及天灾。
内患则是在明年初即将爆发的农民起义,还有士大夫、军头、藩王、勋爵们。
根据记载,建奴会在崇祯二年秋第一次大规模入关劫掠,跟随而来的还有被建奴征服的蒙古部落。
以大明眼下的情况,两年之内解决建奴和蒙古外患基本不现实。
虽然这一次建奴入关还不至于导致大明灭亡,但是也会给大明造成极大的破坏。
京畿地区的百姓必然会在战乱中遭受到大面积伤害,刚刚收获的粮食会被抢掠一空,还有很多百姓会被掳掠。
一次入关劫掠等于是给建奴吃了一颗大补丸。
抢掠的粮食帮助建奴渡过了饥荒,壮大了建奴的体魄。
掳掠的百姓成为了建奴的奴隶,帮助建奴种田,让建奴能够腾出来更多的旗丁来组建军队。
所以,朱由检渴望两年后能够成功的抵挡住建奴入关劫掠。
甚至到时候能够在关口之外趁机重创建奴。
若是能够做到这一步,就能实质性的阻挡建奴成长的速度,或许能够延缓大明灭亡的时间。
虽然攘外需先安内,但是朱由检并不觉得短短两年时间内能够解决大明内部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