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每月还得准备二十多万两的银子。
但是,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欠饷的不仅仅只是西北四镇士卒,还有辽东、宣府、大同、蓟镇、山西等军镇同样欠饷。
朝廷发饷只给西北四镇发,那么其他军镇也必然不服。
轻则军心涣散,重则兵变闹饷。
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以,朱由检想要剿灭陕甘地区的匪寇,至少要准备六百万两银子的启动资金。
后续每月还需要持续给大明九边军镇准备一百万两银子的军饷。
另外,为了安抚这些地区受灾最严重的饥民,每月至少得准备一百万石粮食。
为了抵御天灾和流寇这两座大山,朱由检就需要准备六百万两银子以及一百万石粮食的启动资金,后续每年的开支还需要一千多万两银子以及一千多万石粮食。
至于对付建奴,还有两年时间,这不是燃眉之急。
光是解决天灾流寇这两个燃眉之急就已经压的朱由检喘不过气来了,建奴之事暂时先缓缓。
“粮食,银子。”
“粮食,银子。”
“一千万啊,一千万。”
“一千万啊,一千万。”
……
朱由检犹如陷入疯魔一般,无力的坐在御书房龙椅上,嘴里不断的反复的念叨着这几句话。
看得一边的王承恩既担忧又害怕。
皇爷今天的行为状态实在是有些吓人。
另一边,周皇后从御书房离开回去后,魏忠贤也很快得到了新的消息。
得知原来新帝疯了只是一场误会,顿时感到一阵怅然若失。
心中本来有些兴奋的火焰顿时被浇灭。
魏忠贤定了定神,郑重的收拾了一番后,决定按照之前的计划,前去拜见新帝试探新帝的态度。
“咱家是谁?咱家是九千岁!”
“在宫里,咱家的子子孙孙不知凡几,亲信眼线遍布。”
“在朝堂,咱家还有这么多身居高位的忠实走狗。”
“在民间,给咱家建立的生祠万千,咱家的名声比皇帝还管用。”
“咱家还是东厂提督,手下还有万千儿郎,锦衣卫也都只能仰我鼻息。”
“咱家是魏忠贤,是大明擎天柱,是皇帝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存在。”
“咱家实际掌握的权势比皇帝还大,咱家跺一跺脚大明都要抖三抖!”
……
魏忠贤一边赶往御书房,一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一路上昂杨阔首,不久之后便来到了御书房大殿之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