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师以为如何?可否有推荐人选?”
朱由检补充道。
“陛下高见,如此一来,建奴就陷入了四战之地,以建奴那点人力和兵力必然会焦头烂额,无暇他顾了。”
孙承宗赞叹道。
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
跟着一位有远见、有魄力也有财力的皇帝办事,就是要舒服许多。
其实,孙承宗并不是没有想到登州这条路,只不过为臣者有些时候不能表现的太满了。
得给上位者留下一些发挥的余地。
所以故意漏了登州这一条。
朱由检闻言也只是笑笑,没有言语。
其实朱由检也看出来了,孙承宗刚刚的话语中真诚的部分很少,也知道了这其实是孙承宗故意留给自己的。
看破不说破,朱由检也有点感叹古人做事的智慧。
但不代表朱由检就很赞同,朱由检还是更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想法全部说透。
懒得费脑子自己去猜。
“至于人选,臣向陛下推荐一人,袁可立。”
“袁大人此前正是负责登州这条线,组织水师和兵力渡海攻击辽南,曾一度攻陷过盖州。”
孙承宗提议道。
经过孙承宗这么一提醒,朱由检脑子里也浮现出了一些记忆。
在当初孙承宗主持辽东事务时,确实有这么回事儿。
不仅在山东登州有袁可立配合,在天津也有人配合孙承宗。
当初孙承宗的计划就是在辽东修筑城堡步步推进,在山东登州组织水师袭击辽南。
用两把钳子在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对建奴展开行动。
而天津整备当地卫所军队主要是为了加强京师防务,以防建奴也渡海直接攻击大明京师。
在天津方向配合整备卫所的是李邦华。
对于李邦华,朱由检印象最深的就是其在崇祯初年主持过整顿京营,且颇有成效。
也可以看出此人不惧权贵也有些能耐的。
此三人被称为负责建奴之事的三剑客。
随着孙承宗的下台,袁可立和李邦华也跟着倒霉罢官回乡了。
“也依孙师所言,就任袁可立为山东巡抚,同时也主持登州水师和军务负责渡海袭击辽南之事。”
“另外,孙师还漏了一个人,李邦华。”
“此人朕也听闻是一个实干之人,朕也准备启用此人为天津巡抚,负责整备天津军务。”
朱由检微笑道。
孙承宗自然也没有忘记李邦华,只是考虑到皇帝已经决定编练羽林军了,天津军务就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孙承宗计划推荐李邦华担任辽东巡抚,辅助他推进辽东事务。
眼下被皇帝截胡了,孙承宗也不好再开口。
虽然天津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觉得将李邦华放在天津有些浪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