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宗室数量便能控制在一个可承受的水平了。
至于皇帝子嗣同样也降两级封个郡王即可,而且到时候直接分封到海外去。
这么大的改变,无疑是对上层的宗室藩王们很不利的。
谁不想自己的子子孙孙能永远的富贵下去。
要是这么一改,两三代之后,自己的子孙全都都是平民了,谁受的了。
所以,这个政策朱由检目前还不能透露出去。
如此大幅度的削藩,怕是会引起藩王造反了。
到此为止,施凤来提出的三策改革方略已基本定下了。
最终的大赢家自然是我们英明睿智的皇帝陛下朱由检。
正当朱由检准备开启讨论黄立极提出的改革方案时,一边的王承恩面带焦急的小声请示朱由检。
“皇爷,刚刚传来蓟辽总督孙大人的急奏,需要皇爷过目!”
王承恩小声禀报道。
按理说,在这么重要的场合,除了有紧急军情外,其他事一律都得延后。
等会议开完了再说。
但是,朱由检给了孙传庭三人以及孙承宗开了个后门。
只要是这四人的奏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第一时间报给朱由检。
实在是此四人肩负朱由检的厚望,马虎不得。
“诸位爱卿暂且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喝点茶,朕去去就来。”
朱由检快速扫了一眼孙承宗的奏报后,吩咐了一句,便匆匆离开。
同时面带煞气。
台下的人没有听清楚王承恩到底给皇帝说了什么,只是隐约听到孙承宗、急奏这两个关键词。
而且皇帝临走前的语气也带着一些煞气,必然是出了什么要紧的事儿。
而心思细腻的大臣也似乎猜测到了什么,心神剧震。
完了,要出大事!
一些大臣心中哀嚎道。
什么紧急的事需要皇帝撇下这些大臣单独处理?
显然不是边关军情。
而且重点是来自于孙承宗这个新任蓟辽总督的奏报。
昨天才任命呢,还不到一天时间,哪儿来的紧急军情?
况且,即使有军情也是要与在场诸位大臣们一起商议才是。
所以,排除了这些,唯一的可能就是军费的事儿了。
不然皇帝也不会因此而产生如此重的煞气以及撇开在场大臣们去处理。
一些脑子转的慢的大臣在其他大臣的眼神暗示下,也瞬间明白了什么。
只不过更多的是幸灾乐祸。
纷纷看向在场的户部尚书郭允厚以及兵部尚书崔呈秀二人,面露笑意。
这么大块肥肉,让你俩吃独食。
现在撑着了吧?哈哈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