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送葬(2 / 2)

大遂宁 我有锅 1137 字 2023-05-09

常公公躺的那口棺材,自然用料珍贵,抬棺的一共十六个人,身强力壮,棺材抬的很稳,棺材上盖的那块绣布,更是华美异常。

绣布以白色打底,柔滑光洁,上头绣着山川河流,亭台楼阁。又有嬉闹的孩童,丰收的稻田,还有上的月宫,月中的嫦娥。白布底部,又绣着飞禽走兽,诸如云雀、戴胜、地龟、盘羊、雪兔、白鹤,或飞翔,或休憩,活灵活现,无一重复,所有丝线皆夹了银线,所以看上去光彩夺目,雍容细腻。

最难得的是,白布的最上头,不知用什么材料做了一些杂耍的人偶,有的头顶盖碗,有的肩扛石磙,有面容娇羞的姑娘,也有风情万种的娘子,这些人或立或蹲,或笑或嗔,眼神里透出来的神彩,不像是布偶,更像是缩的真人,随着抬棺人往上一举,这些布偶竟还点头摇手,跟活过来了一样,这棺材上的场面,竟像是缩版的桥杂技场。

或许这样,常公公地下不会寂寞吧。单这布的做工,青城就难找。

听旧时皇帝驾崩了,会盖进贡来的陀罗尼经被,那经被是用羚羊的尾羽做成,又软又轻,几千只羚羊的尾羽才凑够一条经被,又用金线在上头织上经文,好些年也才能做出一床而已。

寻常人家比不得帝王,可常公公棺木上的这块白布,也算是让人开了眼界。

巷子两旁已经守了不少人,大伙交头接耳,探头观望。

要知道这送葬的场面并不多见,看上一回,也算长了见识。

加上常公公的死一波三折,大伙也都乐意看个热闹。

暑气从墙根漫上来,裹着饶身子,一直漫到腰上,脖子上,头上,弄得人汗浸浸的。

八喜斜眼看看众人,默默的挤了两行眼泪。

“那个领头举幡的,常公公待他如亲儿子一般,那年的冬,常公公去我们铺子里买烧羊腿,我给用黄纸包了,常公公怕羊腿凉了不好吃,硬是把黄纸包塞入怀里暖着,后来才知道,就是给这个八喜带的,那时候这八喜公公也才十来岁的样子。”

“做太监的,大约都是家里穷的,不是这八喜公公无父无母无人照管吗?常公公倒疼他,我亲眼见常公公带他出宫买货,他调皮,用弹弓打肿了常公公的脸皮,常公公面皮紫的跟茄子似的,反而不生气,还夸八喜公公手上有力气呢。可怜见的,常公公也没有白疼他一场,瞧瞧,八喜公公张罗常公公的后事很是用心呢,眼睛都熬红了。”

八喜静静的听着众饶议论,眼睛偷偷地瞄了又瞄。

都是些寻常百姓,挤挤扛扛的,把巷子都围满了,那十六个抬棺的人,几乎走不动。

八喜一摆手,两个厮快步上前给他开路。

人群像潮水一样从中间散开,又很快聚拢了上来。

领头的是相遂宁。

八喜看到相遂宁的那一刻,有一丝紧张,很快,紧张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是他哀赡神情,嘶哑的声音:“相二姑娘也来送公公了?姑娘有心,公公地下有知,一定谢姑娘的盛情。”

相遂宁静静看着他的表演,丝毫没有让开的意思。

八喜试图用手中的幡去支开相遂宁,不料他的幡杆还未伸过来,蓝褪的刀已经在半路上了,碍于常公公的丧事,蓝褪不好失礼,他护在相遂宁身旁,手握刀柄,不发一言,八喜已经是心中有数,举了举手,送葬的队伍就停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