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课前15分钟的时候,刘栋坐在了教室里。前面人少,后排却几乎坐满了。
他拿起《妇产科学》温习起来,下周就要去第二个科室,临床四大主要学科的妇产科。
内外妇儿的妇科,确实是个既重要的科室,也是最忙碌的科室之一。原来在泌尿外科,他还曾跟着值班医生去妇产科尤其是产科会诊过多次。
在上课铃快响起来的时候,就见一个长相斯文的老先生站在了讲台那里。
“刘建业教授,编写教材的牛人啊。”有学生认出了讲者,惊呼道。
刘建业是医学院的传奇人物,干了一辈子的医生,医学生们从入学就听到了太多关于他的事迹。
他儒雅谦逊,无论是对于住院医师、学生还是病人,都很有分寸,能够让所有人都有被平视、被尊重的感觉。
他是一名务实的理想家,发现一颗有潜力的种子。在准备好土壤的同时,他也始终没有忘记理想。曾将转化成果卖了几百万,并捐出来作为医学创新基金。
他既能做临床,也能做技术科研。而且心怀宽广,从不藏私,在他手底下成长起来的医学骨干,数不胜数。
有一次,他的腰部受伤了,躺在病床上,当病人从千里之外慕名而来,找到他时。在病床上给病人阅片,制定治疗方案,约定治疗时间。点燃了病人黑暗夜空里面的“灯”,带来了光明,温暖了人间。
随着同学们的窃窃私语,刘栋对于刘建业教授的事迹有了耳闻。
听着刘建业的话,他想到了尼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之所以伟大,乃在于他是桥梁。”
刘建业就是桥梁,是医学传承的桥梁,很多医生和医学生的榜样。
他也是医生和病人联系的桥梁,还是推动医学、工业、基础等发展的连接者。
他长期在一线接触病人,握有一手资料,对于未满足的医学需求,最了解。为了最大化的帮助病人,他长期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能够提高医疗水平的手段和方式,对于企业的诉求,最清楚;还能把临床急需问题,以企业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促进药企的药物研发方向的确定。
他也是拽着药企、拖着病人、推着技术往前走的连接者。
刘建业丰富的阅历,以及常见的实践,使得演讲起来很有经验。短短的几句话就将大家对于他事迹的讨论,吸引到他所要讲述的内容上。
刘建业带来的第一堂课就是“如何规划医学职业生涯”,着重讲了“为什么要在顶级医院做科研”。
刘栋认认真真的听着他的分享,时不时的拿笔记录着体会。
刘建业说,“目前国内的医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拉进了和发达国家医学的差距。但是要把国内的临床医学治疗水平提升到国际高度,还是存在很大的挑战。”
“首先,要看看目前都存在哪些问题。在我看来,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国内的临床医生缺乏基础研究;第二,现代的医生要把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应用到临床中去。”
“……发现了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解决?我结合自己的体会来给大家一点思路......要让我们的语言国际化,我们的检查、病人的资料要跟国际接轨,要建立包括分子、病理、遗传、免疫在内的各种诊断体系。将来我们也能领先于世界,成为世界观念的主导者。”
“……要多久能够完成?在我们这一代可能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后面的年轻人,你们就有可能,只要大家意识清楚,不停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创新助力发展。拥抱新技术的出现,可能是让医生从一线专家脱颖而出成为顶级专家的弯道超车机会。”喜欢大医崛起之路请大家收藏:()大医崛起之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