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胖茹(1 / 2)

许晓西来到香江已经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了,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一座座高楼大厦、街道上车水马龙的小汽车、女士们短袖短裙的时髦打扮,以及大街上花花绿绿的衣着,无时无刻都在刺激着他的小心脏。

哪怕来之前已经有了心里的预期,但是等他真的到了这个地方,还是被震惊到了,原来这就是资本主义控制下的花花世界。

见多了之后,许晓西感觉也就是那么回事,但是此时的香江并不香,反而有点变成臭江。

香江这个名字的由来,据民间传说,在岛上薄扶林地区,曾经有一条溪水流淌入海,岛上居民和往来的船只,常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由于溪水甘甜可口,人们就把这条小溪称作香江。

在十九世纪初,香江水即便并不丰裕,但供应这里的渔民使用,已经是绰绰有余,但是进入三四十年代,香江的人口已经爆炸般由原来的2万多人,增加到150万之多,缺水问题开始凸显。

进入六十年代,由于大量偷渡客的涌入,香江的人口一度达到了300万之巨。

大量人口的涌入,在给香江提供了海量劳动力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隐患,首当其冲的,就是水资源的极度短缺,其次就是社会治安的恶化。

虽然香江位于潮湿多雨的亚热带,但是地形狭小,根本没有储存大量淡水的能力,且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一旦“龙王爷”放长假,香江立刻就会面临断水危机。

缺水,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高悬在香江人的头顶。

1962年香江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旱灾:河流全体断流,仅有的水塘也干涸见底,本来为数不多的农田更是颗粒无收。

更要命的是,这场旱灾不仅来势汹汹,还大有持续下去的势头,直到今年夏天马上就要来临了,旱灾还没有丝毫退去的迹象。

而当地政府被这个问题整的焦头烂额,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无法保证300万人的饮水问题,于是他们就在限制用水上下功夫。

无奈之下,实行了一项令人瞠目的法规:每4天供应饮水一次,供应时长为4个小时,这就是所谓的“4日制水”,甚至旱情严重的时候,还会缩短供应一个小时。

每当供水期到来前,每一个公共水龙头前,都会排起望不到头的长龙。

如果有人多打了一桶水,立刻就会引发骂战甚至斗殴,拳头脚尖齐飞,原本的那点“文明气象”早就不见踪影了。

虽然此时国内的粤省已经在国家的授权下支援了香江用水,但是依然无法解决这个困局,面对这种情况,国内甚至允许香江派船到珠江免费取水,严重缺水的情况这才得到缓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