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后真的会有不可承受的大变,根据她自己的想法,还不如这样平淡下去。
然而。
汉子刘壮在这件事上,却有着出乎意料的坚持。
“其实我对这盒子的东西也有猜测,那首诗改的,就是丹药两个字,所以这盒子里的东西八成是什么药物。”
此刻的刘壮似乎一点也不愚笨,“现如今皇后病重,宫里面又传出了相同的诗,我猜测,这药就是保命用的。”
“救人宜快不宜迟,这拖延不得!”
“之前我不同意把这盒子典当,是因为爷爷那辈留下来的承诺,而今天听见那首诗,我要送过去,同样也是因为这个承诺。”
刘壮又看了看自己的孩子,“更何况,靖儿还是要娶妻的,那家姑娘不错,从好几年前无名无分的,就能和靖儿坚持到现在,我这当爹的,还真不能耽误儿子的幸福。”
“就试这一次吧,皇上毕竟一言九鼎!咱们是小民,皇上也犯不着弄这么大阵仗就为了骗咱们。”
说着,他不顾阻拦,已经打开大门。
妇人也犹犹豫豫,听到男人说起“皇后病情”,她这段日子当然也听过。
当即。
她咬咬牙,虽然有些惶恐害怕,但还是下定决心:“要去就一起去!”
……
中山王府。
中山王,是魏国公徐达死后追封的爵位。
而此时这座府邸内,却也居住着一位当朝的皇亲国戚,魏国公徐辉祖。
皇后徐妙云的亲弟弟!
徐达有四子四女,三儿子早年夭折,四儿子徐增寿因为在建文朝,暗中传消息给朱棣,被建文帝处死。
此后徐家就剩下了两个儿子。
分别是老大徐辉祖、老二徐膺绪。
与四弟徐增寿不同,建文朝时,徐辉祖并没有因为亲情,选择暗中帮助朱棣。
相反。
他在忠义和亲情面前,选择了忠义,徐辉祖虽然没有其父徐达的彪炳战绩。
但其出生在将门世家,自幼也是徐达亲自带着,自身的谋略、才能以及战绩,足以担当大任。
实际上,在“蓝玉案”之后。
大明的开国勋贵,已经被铲除绝大半,而剩下的一小部分,有两个将二代最为出众。
一个是魏国公徐辉祖,另一个就是曹国公李景隆。
无论是个人能力以及军中威望,其实徐辉祖都要比李景隆更适合担任征讨朱棣的主将。
然而,朱允炆却因为徐辉祖的亲戚关系,他在徐辉祖已经占据优势后,又选择了李景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