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陛下迷障了?(1 / 2)

消息传的很快,整座京城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感受到了从皇宫中枢吹来的风声。

皇后病重,不是什么秘密。

早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向了民间。

定淮门。

取自镇定秦淮河之意,此地有一条宁安坊,坊间有一座医馆,叫义善馆。

因为距离皇宫较远,所以这消息还没有听到。

这座医馆存在的时间很长,反正从四周老人的记忆里,他们小时候就在这儿了。

然而最近几年,随着医馆老郎中的去世,却是逐渐败落。

老郎中有个儿子,耿直木讷,脑袋愚笨,所以并没有继承老郎中的医术,反而只能在附近的秦淮河做一个船工。

“刘壮,你儿子今年都二十一了,还没有过门的媳妇,别人家这时候的孙子都满地跑了。”

“今天你把那玩意给我,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

而这时,养善堂已经破败的只剩下了个“义”字的门前。

一位妇人正对着面前的汉子哭喊埋怨。

在旁边,还有一个青年无奈的坐在台阶上,看着父母又一次的生活性表演。

汉子看上去快要四十岁,体格健壮,皮肤黝黑,身上是打着补丁的粗布衣服。

但其手里,却一直捏着一个紫色的檀木盒子,死死的握着不肯松手。

木盒外观,刻花细腻平整,其精美程度令人惊叹,光从盒子本身来看,其价值绝对不菲。

很难想象,里面被盒子封存的,又是何等的珍贵之物。

事实也的确如此。

这些年来,自从义善馆的老爷子去世之后,本来就入不敷出的医馆更是坚持不下去了。

汉子又没医术,只能靠着做船工补贴家用。

有好些次,这个经济困难的家里,都遇到了连饭都吃不上的危机。但幸亏老爷子在世时,无偿治了附近的很多人,得邻里帮衬,这个小家才艰难的延续下来。

然而随着儿子年龄长大,娶妻却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本来,凭着老爷子在世时的“善举”,这四周街坊说媒的也不在少数,然而青年却一直都有自己的心上人,但无奈自家条件不好,所以一直搁置。

近期,那家女儿终于支撑不住,其父已经开始找说媒的人,听说事情已经快定下了。

青年再也忍不住,便将此事说给了父母。

他家里是有“宝物”的,甚至是传家宝物,就是父亲手里的那个盒子。

然而过去的许多次,哪怕是汉子受伤,母亲想让拿它去典当行换钱治病,都被父亲喝止。

眼前这一幕,他见过太多次。

父亲什么事都可以由着别人,但唯独此事不行。

为此,当初伤了腿的父亲,甚至一直留下了隐疾,走路的时候仔细看去,都有点不协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