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若心有所求,梦必有所应!(1 / 2)

王介甫!

王安石,字介甫!

虽然心里面早有准备,但突然听到,朱棣还是不免感到心神震撼。

这长生者的流传,连王介甫都涉及到了?

朱棣的前半生虽然都在沙场征战。

但对于基本的历史,年少时期,他还是学的差不多的。

再加上当了皇帝之后,每次的“经筵”,他都不会缺席,大部分朝政虽然交给太子,但并不代表他不过问。

而历朝历代的一些典故文献,他虽然说不上信手拈来,但也能做到耳熟能详!

北宋时期,曾经有两次变法,如果能延续下去,说不定就不会有之后的靖康之耻。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其中,庆历新政是在宋仁宗时期。

这个时期,是北宋名臣最多的一个阶段。

由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为主,以此展开的一次目的为“改变三冗”、“整顿吏治”的新政!

但这个新政从诞生,甚至没有两年,就失败了。

第二次。

便是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最开始是被整个大宋朝廷,都寄托“希望”的大材。庆历新政失败的几人,甚至都对其报以善意。

然而,当王安石真的掌权,开始变法后。

由于新法太急、朝中无形阻力太大,王安石为了消弭这些阻力,所以便不顾“官员品格”,只提拔对自己新法有利的人,并且刻意忽视新法在各地施展后,所引发的后患……

当然,或许还有当年那群庆历新政失败的几人,并不看好,开始阻拦的缘故。

这里面,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是各自的考量。

但内耗之下,事必不可成!

新法失败了!

“王安石……”朱棣呢喃自语,旁边的道衍也是暗暗咂舌,暗道果然如此。

朱高炽表情复杂,看向王庭知。

而旁边的朱高煦,则是目光闪动,似乎在打着什么主意。

“王庭知,你应该知道,王介甫的后世名声并不好,很多人骂其为奸相乱国!”

朱棣沉声问道:“你现在出来,动则呼唤朕收回铸币权,是否也有效仿其行事之因?”

“可北宋时期,西有西夏,北有大辽,南方还有交趾蚕食疆土,尚未收复燕云之地,河西走廊更沦落他人之手,北宋甚至连一统王朝都不是,北宋帝王认大辽为兄长……”

“朕认其为耻!”

朱棣说到这里,话锋陡然一转,气势高昂。

“如今我大明,在太祖皇帝的手中,早已经收复了自唐末之后,足足有五百年之乱的燕云十六州,打通了河西走廊,朕可以直接派兵前往哈密、朕的使者,甚至可以前往那西方的帖木儿王国,沿途所过之处,谁能阻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