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富国抚民之法?(1 / 2)

面前这个年轻县令,脚步沉稳有力,双眼炯炯有神,他的表情坚定而自信,内秀蕴藏,举手投足都流畅自然,只是站在那里,便让人不由自主的感到信服。

而在他面前,明明只是干瘦,孤苦的老者,却没有半点儿的情绪外漏,在他身上似乎察觉不到丁点人性,他更是没有独自面对这洪流的怯弱,当然,也没有什么自信坚定种种的人性化描述。

他就只是站在那里,如同一颗古树,一株草木,一块山石。

似乎对他而言,刚刚的倾盆暴雨,入目可见的汪洋洪流,百姓的绝望哭嚎,和吃饭喝水、出门上街一样,并没什么“不同”。

“忘记了?”

年轻的知县打量了片刻,不由得倍加疑惑,“老丈是有什么病吗?这才被家人抛弃?老丈尽可放心,大宋以孝治天下,若真有不孝后裔,本官定会将此贼獠,刺字配军!”

“刺字配军?”老者并未回答年轻知县的疑问,只是接过话题问道:“你们崇文抑武,将武将唤作杀才,粗鄙武夫、把为国征战、戍边的将士称作贼配军。”

“既要让他们征战沙场,守护疆土,又从身份和人格上贬低。将犯事有过错的人,发配军中,这样的宋军,真的能有战斗力吗?”

年轻知县顿时愣住,盯着老者沉默未语。

良久,他才犹疑问道:“老丈,曾在军中?”

“我就算站在这巨石之上,也知道这河里的鱼虽然不能离开水,但也不能生活在这浑浊的洪流之中。”

“肉眼能观测到的事情,难道非要成为鱼,才能说出来吗?”

年轻知县顿时肃然,“介甫受教!”

但很快他又叹道:“老丈说的对,这的确是我大宋弊端,想我大宋,坐拥百万之军,承载汉唐遗志,却拜辽为兄长,区区西夏一地,却让……”

“罢了罢了……”知县洒然一笑,忽然升起浓烈的激情和抱负。

“但这些弊端,不日将来,将会一扫沉疴!汉唐之风,也会临我大宋!”

此刻。

朱棣能深切的感受到,身旁这位知县涌出的无穷自信,这是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志向,并且他深切的认为,这个志向他未来定然可以做到。

他无奈一叹,熟知历史进程的他,自然知道北宋的命运,但眼下他也只是梦回大宋,虽然可以做到真正的身临其境,但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而接下来。

这位老者便被知县带到了暂时的安寝之地。

虽然在城外,但也临时搭建好了帐篷,幸而是夏天,暴雨过后,凉风习习,如果没有灾情,定然清爽惬意。

这位知县从最开始安置好灾民后,之后就没有再停留过,就算偶尔露面,也只是匆匆而过,应该在外面一直忙碌。

而朱棣却也越加奇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