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龙航天达成合作,并收购对方35%的股份后。
回到苏虹的李星阳,没有进入舒服的休息状态。
更没有放松清闲下来。
真正的忙碌才刚刚开始。
因为他的《能源帝国计划》的第一步,要想成功的踏出去,都得往太空中运送总重上万吨的设备,还要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运送完成。
单靠一家小小的天龙航天,是不可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的,方宇竣他们拼命的组装生产,一年也就造个百来枚的火箭,将几百吨的载荷送入太空,两年不会超过一千吨,即最多完成10%的运送任务。
那还有90%怎么办?
自然是要找更多的民营航天公司合作,让他们一起帮忙造火箭再刷火箭,才有可能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在蔚蓝星的周围,建立一个小型的太空能源系统。
李星阳让人调查搜集了一下国内民营航天企业的资料,发现虽然这个领域,这些年涌入了数百家的公司,但绝大部分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或者是一些配套的小企业。
真正在脚踏实地的研究造火箭的,一共只有十五家。
而技术实力较强,能造出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3吨级火箭的,只有十家(包括天龙航天),而造出运载能力达标且做到成功发射的,其实只有八家,将天龙航天刨除在外另外七家分别是——
蓝箭航天
领客航天
神剑科技
星河动力
星际荣耀
东方飞天
帝王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