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自打时间进入到2029年,各类太空活动又出现指数级提高,星源集团上亿KW的太空发电功率,又变的不太够用了。
单月球采矿这块,对太空能源的需求(主要是运输方面),就增加到了8000万KW以上,但由于提供不了这么多的能源,故而又出现大批矿石堆积如山运不走的问题。
太空城市的紧张建设。
太空工厂增加到了十座以上。
蔚蓝星大气层内使用的光能客机,数量从100来艘,增加到了近300艘,能源需求也增加数倍。
方方面面的需求综合下来。
得出结论:除非星源集团把太空能源设施的发电功率,提高到1.8亿KW以上,否则根本就不够用,各项太空活动都会受到限制与掣肘,又陷入到瓶颈状态中。
故而扩建太空能源设施,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是头等优先之大事!
好在李星阳也早有准备。
从3月15日开始。
借助多艘载重量千吨级以上的运输飞船。
33座的光帆反射器与多台星环反射器的核心部件,被运送至太空中,并完成组装。
再通过自身的动力系统,转移至距太阳约1.55亿公里的圆形环绕轨道,与蔚蓝星绕日轨道基本平行,再均匀分散开来,并确保与蔚蓝星的最近直线距离,不小于100万公里,但也不会大于1000万公里,从而便于光能的利用。
再经过不断的精细调整。
这条能量主干道,预计会在三个月后,正式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
同样借助载重能力千吨以上的运输飞船,一台台重量达480吨级的光能收集转换器,也被送入到太空中,然后通过自身的动力系统,直奔着太阳而去。
抵达距太阳约3000万公里的轨道位置时,就会固定下来,展开全部的超级光伏板,进入满功率发电状态,再把电能转化为高能短波,最后通过星环反射器收束,以笔直状态发射出来,最后导入到能量主干道,或直接进行利用也可。
一台光能收集转换器的发电功率约为100万KW,与一座光伏基阵与发电功率相当。
只需100台的数量,就能带来1亿KW的发电功率。
而在距太阳约3000万公里的黄金轨道上,体型不是特别大的光能收集转换器,至少可部署几百万几千万台,密密麻麻塞满轨道,只要不出现碰撞就行。
……
星源集团,指挥控制大厅内。
看着大屏幕中。
光帆反射器已分散开来,奔往各自的轨道位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