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太空城市“女娲市”(2 / 2)

星际之能源大亨 明渐 1157 字 2023-09-20

其实这个建造速度已经非常高效了,堪称奇迹一般,让蔚蓝星上无数人看的目瞪口呆,基建狂魔上演的基本操作,绝不会让人失望。

但是……

太慢了。

这个建设速度还是有点慢,华耀公司高层与国家那边,都不是特别满意。

因为按照这个效率的话,估计还得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基本建设完成,后面还要进行调试、排查、试运行等,等大规模的安排移民入住,肯定要三年以后了。

这个周期有点太长了。

必须要缩短到两年之内才行。

故而建设速度还得加快再加快,要比基建狂魔还要狂魔一些才行。

而开会讨论的过程中,对太空城市“女娲市”建设效率的限制因素,华耀公司的技术人员,一共总结出了三点。

一是基础劳动力不足,虽然用到了大量的智能机器人,工作效率也很高,甚至能不眠不休的24小时工作,但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不够智能、难以应对过于复杂的情况等,发现一台智能机器人,大概可发挥出2名人类工人作用,若是团队协作的复杂任务,人类工人的效率居然还要略高。

所以要招工。

要招募30万至50万名的农民工,参与到“女娲市”的建设中,哪怕给他们开每月三万块的高工资,也得大批招募。

二是需要星源集团供应更多的能源。

得从3000万KW左右,增加到5000万KW级别,才能完成更多物资的天地运输任务,不会出现各类物资供应不足的问题。

而这方面并不需要担心,星源集团的太空能源的供能功率,允许再腾出2000万KW的光能,用于加快女娲市的建设。

最后则是要加快高新技术的落地应用。

比如太空冶炼工厂生产出的普通钢铁等材料,不需要运送到蔚蓝星地面,直接用于女娲市的建设即可,这能节省不少的运输成本。而且还得增加太空工厂的产能,优先考虑满足女娲市的建设需要。

还有先进的3D打印技术,可以加工出非常多的标准化、预制化零件,质量也完全合格,故而一部分的零件和工具,应优先考虑用3D打印机进行制造,不必等待地面工厂的生产。

总之要尽可能的减少各种等待过程。

另外还有一项技术非常值得一提,就是华耀公司推出的基于6G网络通讯开发出的低延时远程机器人操控技术。

“我们这项技术,分为工作端的高灵敏机器人与操控端的人类,其中机器人端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高性能的CPU,只要人类在背后进行控制即可,且十分灵敏,人类能做出的任何动作,机器人也能同步做出,延迟不超过100毫秒。我们人类的大脑复杂且精巧,可以做出无数应对,灵活度远超超算。而机器人的力气大、续航力强,不知道辛苦为何物,可长时间从事各类劳动,并完成所有高危险工作。”

“通过6G网络通讯,把干活永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与我们人类的大脑结合到一起,哪怕隔着上万公里的距离,延迟也非常低,这样,生活在地面的许多年轻人,就可以成为机器人操控员,像是在打游戏般工作,需要动脑的地方远多于动手,让很多喜欢宅家里的年轻人,成为新时代的高技术农民工,每天只要舒舒服服的待在家里,也能赚到每月两三万甚至更高的工资,只要他完成的工作量足够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