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星哥,我的采矿公司挖出来的几百万吨矿石,今年要全部运到蔚蓝星,或者送到太空工厂加工,今年我要收网,要把之前的投入全赚回来,星哥拜托你给力点,我给你鞠躬了。”
“我公司是搞太空旅游的,今年生意非常火爆,话说能不能跟星源集团签一份长期的能源供应协议?价格高点没问题,我追求的是稳定,越稳定越好,只要能享有优先供能的权利,钱不是问题。”
“我也想购买VIP优先供能的服务,就算是1块一度都没关系,我希望供能服务随时能做出响应,不影响到我的生意。”
“星源集团不可能推出VIP服务的,这不仅破坏了公平,带来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相关机构肯定会插手制止的,还是别想了,星源集团不会做落下把柄的事。”
“没错,与其想着成为VIP客户,不如多催催星源集团,让星哥加快点速度,把太空供能功率增加到五亿、十亿KW,只要能源管够,我们就不用担心用不到的问题。”
“……”
面对无数客户们的担心和呼吁。
星源集团一方面发布声明进行安抚。
另一方面则加快了太空能源设施的扩张与部署,顿时受到无数瞩目,令人感到振奋。
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行动。
一个,借助运载能力强悍的运输飞船,又将一批的光能收集转换器,先送入太空,再开启离子发动机,加速奔着太阳而去,预计半个多月后抵达黄金轨道。
平均每天要释放十座的光能收集转换器进入太空。
连续释放一个月。
即足足300座的光能收集转换器。
等这些发电设备全部抵达环绕太阳的‘黄金轨道’,意味着将带来3亿KW的新增供能功率,让星源集团的太空能源供应能力,突破到5亿KW级别。
满足今年的太空能源市场需求,是绝对没问题的,且肯定会有不少空余,从而用于执行太空陨石捕捞任务,想办法再开几个的太空盲盒,赚点外快收入。
其二,继续借助运输飞船,分别将六座游离式光帆反射器与六台的拐角式星环反射器,送入到太空中,再启动自身的动力系统,分别奔往需要前往的太空地点。
其中的六座光帆反射器,是为了将那些近乎直射而来的光能,经过一次或多次的反射后,导入到能量主干道上的星环反射器中,协助实现光能的存储。
另六座的星环反射器,都是小型的L型拐角反射器,重量约三百吨,主要目的,是通过那个喇叭口,汲取能量主干道中的光能,再通过带活动拐角的管道,将光能引导而出——活动拐角的调整幅度在5°~90°之间,即通过这款拐角式星环反射器,能量主干道中的光能,可以送到很大范围的区域,且输送距离可达上千万公里,但最远不超过1亿公里。
还有制造成本低、光损耗率低、逸散率低等特点,最大供能功率500万KW,也可满足大功率的使用场景。
不过这种拐角式星环反射器,依然存在一个较严重的缺陷,导致还是取代不了能量中继卫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