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星源集团实现收支平衡(2 / 2)

星际之能源大亨 明渐 1160 字 2023-09-20

后面的星源集团,要想提高供能功率,只需增加光能收集转换器的部署数量即可。

再配套的增加一些L型星环反射器、能量中继卫星的部署,成本都不是很高。

实在不行!

必须要往太空中部署大型星环反射器的话,其造价也就300来亿,但可承受非常大功率的光能通过,哪怕是10亿KW级别。

造价最贵的内部使用了大量超导电容的巨型能量中继卫星,其造价也就500亿的样子,但目前用到巨型能量中继卫星的地方还不是太多,以后每年搞个1座出来即可,反正也就是星源集团十天不到的营收而已,每年搞个一座还吃得消,何况后期其制造成本还会降。

总之。

星源集团扩张的节奏,与能源市场的发展速度进行锚定之后。

效果很快就出来了。

星源集团十几万的员工们顿时感到非常轻松,不仅加班时间大幅减少,偶尔还会因工作量不大而提前下班。

给员工们的加班费都降低了不少。

然后超导材料工厂生产出的超导材料,自留的比例可以降低至40%,另60%可对外出售。

超级光伏板的产能不仅不需要增加(主要是光能收集转换器用不到那么多的超级光伏板),甚至可以出售一部分给别的公司。

但最重要的还是能源市场这块,4亿KW级的消耗功率,一天就要售出近百亿度的电,哪怕刨除消耗再打些折扣,每天的卖电收入,35亿左右还是有的。

这终于超过了超导材料的日销售收入,成了星源集团的营收支柱。

即从今天开始,星源集团把自己定位为能源企业,是绝对的名副其实,不是什么材料企业、光伏企业,不是在挂羊头卖狗肉。

此外还一个好消息是,历经长达数年的收不抵支、入不敷出后,从7月下旬开始,非常破天荒的,星源集团的收入与支出,达到了一个平衡的状态,偶尔收入大于支出,出现了正向的现金流积累。

集团财务账户上的现金流,在一番疯狂扩张后仅剩800多亿的数据,终于不再下跌,而是有了个缓慢增加的趋势,不会再濒临枯竭乃至要背上负债的状态。

故而星源集团公布出这个消息后。

十几万的星源集团员工非常高兴。

也引起了舆论的关注热议,让大批经济学家们写出文章分析。

“去年的这个时候,星源集团的债务接近了1万亿,如同一个超级大雷,而今年星源集团的扩张速度没变,卖掉铂金彗星剩下的近万亿现金,又是半年时间,差不多全部花光,估计要很快去银行借钱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收支平衡,简直不可思议,还是说,能源行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暴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