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火星奋斗吧!》
《我们的希望与未来在火星》
《去建设我们的美好新家园》
《我们去蛮荒开创那个1,未来会回报我们很多个0》
《火星不一定很热闹,但一定会更幸福》
《……》
最近这几天,官媒发表了非常多的强烈建议去火星发展的新闻与社论,掀起了一波舆论热潮,引起全民的讨论。
效果也很不错。
在较短时间内,就有数百万人,提交了前往火星发展的意向,愿意去火星闯荡奋斗一番。
不过……
国家的目标,是累计实现移民1亿人,第一批的报名申请人数不得少于1000万,最大年龄最好不超过40岁,男女比例1:1,各占一半。
结果第一批的报名人数达到500万后,就有点跑不动,难以增长了。
且超过40岁的中年人报名者甚多。
男女比例更不必说,悬殊到了8:2,显然很多女性不太愿意去火星吃苦,除非等火星城市建设完成,她们再去坐享其成。
头大。
负责招募移民的领导们,感到非常头大,最高层的领导,也开了多次会议进行讨论,都感到皱眉与无奈。
一是无奈于现在的年轻人,吃苦精神不行,不愿意吃苦。然而去火星发展,不一定非常辛苦,但很多年轻人还是不为所动,不管环境多卷,还是宁愿留在蔚蓝星。
其次对官方的号召力减弱感到无奈,要知道华国的《移民火星计划》推出后,虽说是面向全世界人类,谁都可以报名申请,但除了华国百姓可随意申请,任何外国人,要想申请成功,必须得华语过了八级,必须非常熟悉了解华国文化才行,单这一项门槛,就引起无数抗议和不满,但领导们顶着巨大压力,就是希望华国人能在火星占据绝对主导。
结果这一片苦心,换来的居然是报名人数远不及预期,平均年龄较大,以及男多女少的局面,令人非常失望。
怎么办?
又继续讨论一番后,想到了四个非常规的解决办法。
一是打击啃老行为!只要有家长举报,证实有年轻人啃老三年以上者,立刻采取行动,强行把啃老者加入到火星移民的名单中。
二是打击失业行为,凡是年龄在四十岁以下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如果连续三年以上没有工作记录,也要采取强制行动,列入到移民火星的名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