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战争时代什么最贵?
人才。
军事人才是人才,政治人才是人才,外交人才是人才,生产人才也是人才。
哪怕只是在一个小小的星球上,人才都是稀缺的,想要治理好一颗星球,已经足以让一个文明倾尽全力耗上几千年。
更何况到了太空里,走出了星系的范畴,一个一个星区走过去,跨越了时间,也跨越了空间。
旅程变得更加漫长,生物个体的寿命在漫长的旅途下显得更加渺小。
只有人才!
人才才能令旅程加快,人才才能令个体渺小的劣势被不断缩小。更迅猛的进攻、更高效的外交,更合理的经济系统……
而这一切的基础,建立在足够的武力上。
一名正牌的、货真价实的星舰工程师——当然不是道格阿玛尼、古战场周华剑造初版的奥德修斯级时,获得的那种称号,这是一位拥有设计星舰的实力,完全靠自己设计、打造一整个舰队的星舰工程师!
星际战争时代什么最贵?
造星舰的工程师!
“你这样的人,能沦落到公司倒闭之后再无商单……你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吴缺罕见地在外人面前爆了粗口。
莱茵级驱逐舰是成功案例吗?你可以说他是,毕竟他在aeroSN上有确切的评分,甚至还有一项达到了S。
你以为S的评分是大白菜,随随便便堆料就能造出来的吗?
开什么玩笑!
一艘星舰的槽位有限,在保证船体自身的抗压和基本防护标准基础上,在此之上,才能进行火力、护盾、机动的补充。
这就是个比例分配的问题。在一个模具上,能装的就这么几个,超容量了就得换更大的模具。
毕竟船体的稳定性,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一艘船在太空里飞着飞着,没开炮也没开护盾,突然就那么散架了……
那什么都是白搭。
而正常人造船,可能将护盾和机动都舍弃掉,专门堆火力吗?
显然不可能。
但波尔舍这样做了,并且造出了船。
虽然他的公司倒闭了,之前造出的船也大多被丢进废弃场,还能正常开的星舰估计不足五艘。
可他造的星舰,现在已然有了辉煌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