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松恍然,这时候的扶贫基本都这套路,对口的单位,想方设法立个项或是挤点儿本单位的办公经费钱,都是送到乡里,
然后乡里拿着这钱不是补发乡镇中学教工工资了,就是乡里堵其他窟窿了,各单位好不容易凑合的扶贫钱款根本与贫困户见不到面,整个工作一直流于表面,贫困户该咋样还是咋样,年年扶贫年年贫。
秦松又瞬时想到,这个机会不错啊,自己应该抓住。自己挂一个扶贫联络员的名头,可以两边算,一旦自己需要外出,这边可以说去乡下扶贫了,那边可以说回市里工作去了,变相成为了两不管的人,游离在日常考勤之外,不用经常请假那么显眼,也不耽误自己办事,太完美了!
另外,自己下去扶贫,一定给它改变模式,提前终结过去的扶贫潜规则,再也不给乡里立项送钱,一定直接面对贫困户,一定要将扶贫措施点对点,人对人,变输血为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有什么事情比改变他们贫困生活,改变他们既定的命运更重要更有意义呢?
想到这里,秦松对王副主任说:“领导,伱别发愁了,这事儿你交给我吧。把我名字报上去,我来当扶贫联络员。”
“报你名字没问题,可你想好怎么立项怎么搞钱了吗?”
“我不会采取那样的方式,不就是十万八万吗?我会让贫困户用别的方式实际得到这样的额度。退一万步说,我的想法实现不了,我个人的实力领导你也知道,我会自掏腰包的。我保证把咱们委的任务,给它圆下来。”
“你真想好了?我今天可就报了?”
“报吧,我想好了。”
本想来王副主任这儿为后续的出行打个招呼的,没想到捡了一个扶贫联络员的名头,等于变相请了一年假,秦松心里这个美啊,开着车就出了海西,他想到既然要去开展新式的扶贫,对农村的现状没有一个基本了解是不行的,自己的老家海东县明水乡,一直以来因为交通便利,田地平坦,多种经营,发展良好,可以说是新农村的最好发展榜样,自己在扶贫前夕,还是要看一看明水乡的情况,给自己下一步的扶贫工作,找一找思路与对策。
秦松先来到县里,找到在一高奋战高考的学渣二人组,不对,现在应该是伪学霸二人组,请她们俩吃了一顿中午饭,通告了考的好有特殊惊喜,必须考到480 的目标,一人给了高考前的伙食补助费1000元,自己这才开车奔向明水乡。
到了家,秦松这才知道,自己的父亲,除了自家的蔬菜大棚外,与最好的朋友赵福金叔叔,共同搞起了食用菌种植,等于父亲出大棚出资金,赵叔叔出技术出管理,两人平分利润。现在,第一茬的食用菌正要采收,后续的食用菌菌棒,正在紧锣密鼓的制作中。父亲还在村里雇了五个帮工,正用一个小型机械像灌香肠一样,灌装菌棒。
秦松走过去,好奇的问:“爸,这一天能灌多少?”
“没使劲整过,我估计两千棒差不多。”
“你和赵叔养了多少?”
“现在是五千棒,要是这茬卖的好,准备今年年底到两万棒。”
“你忙的过来吗?别累着,差一不二的就行了。”
“有啥忙不过来的,没看我有小活儿都雇人吗?我基本就张张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