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广信出发之前,士壹就找过刘雯谈,想请刘雯帮忙引荐两个儿子与刘陶认识,至于能不能收徒,看缘分和造化。
而刘陶略微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既然是威彦的子侄,也算是自家人,先进屋再说。”
说完,几人就经过庭院,来到正厅。
其实,本来稚奴的意思,已经到了中原腹地,并不像交州和荆南那么混乱,一行百十余人的队伍,略显招摇,不过文殊和邓伯不肯,他们得到的任务是护送稚奴一行人,直至稚奴再次回到交州。
言外之意是,如果稚奴但凡有丁点以外,这群人也就不用回去了。
这是文殊的话邓伯好不容易得来的晋升机会,他们是十分看重的。不敢有丝毫马虎,而且稚奴的身份作为他们也知道,作为名气外显的神童,他们的担子非常重。
是的,士赐对稚奴非常看重,一行百人在外奔波的花销可不低。
刘陶的住所,不像士家庄园占地几十里,刘陶的住所也就是几进出的庭院,前后厢房、客房也有不少,本身刘陶的本家人也较少,所以一行护卫和丫鬟堪堪住下。
刘陶的住所虽然没有其他颍川世家占地硕广,但也颇为雅致。假山、亭阁、花园、奇珍异植等比较齐全。
当经过庭院的小道时候,稚奴发现种植在石子道路两边的绿植,叶瓣颇为熟悉,眯着眼睛,想着这是何物。
一时之间,竟然想不起来。
登几人来到正厅后,吓人上了茶水后,开始正式交谈。
先是刘陶和刘雯互相通报了近况,刘陶询问刘雯一行而来,道路是否难走,是否遇到危险等等。
刘雯则是关心刘陶身体,是否有什么隐疾,同时让下人给刘陶拿来从神农架地区采摘的百年野参,其价值不言而喻。
还有熏制的熊掌、虎尾等稀罕物件。
刘陶笑着收下,最后开始考较稚奴三人。
先是询问士乾和士坤,他们按照亲近关系来看,是客。
两人两忙起身,在大厅正中站定,一板一眼的回道,虽然没有什么出奇的表现,但是好在这些年苦读,儒经大致也学了个七七八八,对于刘陶的问答,基本上都能说出个一二。
刘陶末了点点头,说道:
“两小子还算勤勉,不算辱没了士家的名声。自从威彦之后,我收徒甚少,不过我看与这两个小子还算勤勉,不如留下来做我的记名弟子吧。”
士乾和士坤听完之后,喜悦难以抑制,要知道刘陶可以说是和蔡邕、卢植等大儒齐名的儒学大家,祖传《左氏春秋》。
除了《春秋》,还比较熟悉《尚书》,刘陶推重夏侯建、夏侯胜、欧阳和伯三家《尚书》及注解,多年研究,改正其中误解和错误之处数百处,重新著述名曰《中文尚书》。
刘陶本人非常直率,刚举孝廉出任县长时,县里大奸巨猾不少,他利用合纵之谋,说服了一批,抓捕了一批,不消一年,县里治安为之一清,很多游侠之间的龃龉之事,都找刘陶帮忙主持,所有人都服他。
刘陶喜好交朋友,为人处事不拘小节,独看重大义。和颍川各个世家都有交好,和雒阳的许多大儒,虽未曾蒙面,但都书信往来,深交已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