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颂非常想岁卢植同去,积累些经验。
不过被卢植直接拒绝了,因为士颂还未弱冠,并不能插手军事,只能看,不能上手,并不能有明显的提升。
其次,行军打仗,没有一定安全的地方,他对士颂非常喜爱,视若亲子,所以不愿意士颂有所损伤。
因此,士颂只能留在雒阳,让他有些失落。
不过,来日方长。
北方与鲜卑战事并不是一帆风顺。
皇甫嵩和卢植大军,到幽冀之地后,直接开始募兵,整备军械。
好在,幽冀之地当地尚武,募兵消息一出,不消一个月,就集结了五万大军。
于是皇甫嵩直接帅军北征,卢植继续募兵。
180年七月,皇甫嵩帅军与鲜卑联军战于上谷郡。
监军夏恽求战心切,督促皇甫嵩寻鲜卑主力决战,不料战线拉得太长,有些轻敌,被鲜卑军抄了后备粮草,六万大军士气全无,只余数千人逃回关内。
北方门户大开,鲜卑入境,一时间无人阻挡。
刘宏一怒之下,罢免了皇甫嵩的统帅之权,召回了监军夏恽。
任卢植为朱帅,同时派张让为监军。
张让离开洛阳前,士颂备了重礼上门,告诫张让,不要插手军政,以卢植为主,他跟着拿功劳就行。
有着夏恽的前车之鉴,于是张让果然到军中后,一切都撒手不管,让卢植主管一切。
卢植又花了两月时间,终于重新募集了六万大军,算是把幽冀的青壮全部拉了出来。
而且还整合了数地的马匹,拉出一万骑兵。
卢植没有贪功冒进,入驻大城,坚持以优势兵力,袭击幽州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北平郡等地的肆虐的小股鲜卑军。
稳扎稳打之下,结合当地的青壮和世家,今日灭五百、明日灭一千。
耗时三个月,总计消灭了两万鲜卑军。
形式一片大好,按照这种样子发展下去,赶走鲜卑人,指日可待。
刘宏为了冲喜,于是立何氏为后,兄长何进入京为官。
屋漏偏逢连夜雨,181年春,在并州修养生息的匈奴人开始反叛。
在汉武帝时期,北驱匈奴,将匈奴杀得人头滚滚,匈奴人就此衰落。
后来鲜卑崛起,匈奴余部苟延残喘寻求汉庭庇佑。
汉庭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心里,把这个老对手安置在并州太原、西河、新兴等地。
这些年,匈奴人并未被同化,反而人数逐渐占据当地人口比例的大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