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颂曾说过,教育兴国,如果教育都没有抓好的话,整个国家怎么可能兴旺。
所以,整个交州的财政,至少会有一成拿出来,作为教育发展和补贴使用,这已经是个天文数字。
官员带着两人简单参观完整个学舍,一边讲解,一边说着其中种种。
比如这个学舍名字叫做广信学舍,今年夏天总计毕业五百多名学子,其中有二百人通过了广南省的考核。
周瑜问道:
“这里面就读的学子,都是斗升小民吗?那些官员和世家的子弟,在哪里就读呢?”
官员微微一笑,说道:
“广信学舍里面,大概有一小半官员子弟,徐府君的两个公子就在里面就读。
至于世家子弟,他们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也不强求,不过去年报考书院考试的世家学子足有五十多位,他们都是自己在家温习,但是一个考过的都没有,铩羽而归。
其中还有一个号称是交州第一才子的周文生,算学就写了三道题,没一道对的,被称为一时之笑柄。
要想考核通过,必须每门课必须过六十分的及格线,如果有一门没过线,其他们考得再高也不作数。”
此时,正好路过一个身穿长袍,约莫着四十余岁的教习,满脸严肃,不苟言笑,官员赶紧躬身行礼,说道:
“见过老师!”
老师只是点了点头,回道:
“好好为官!”
便侧身而过。
此时官员抚了抚胸口,说道:
“这位是学舍的算学教习,当年因为贪玩,被老师在太阳下罚站了一整天,至此不敢贪玩。”
绕了一整圈,两个人一边听着,一边说话,不一会儿,从后门走进一间教室,这是下年级的教室,里面坐着大概三十多个十一二岁左右的少年,讲台上正好是刚才那个见过的教习,他正在讲台上讲课。
下面几十个少年,穿着统一的天蓝色学服,腰板挺得非常直,认真听着教习讲课,整个教室只有教习的声音,学子们不敢发出一点异响。
三人勾着身走了进来,教习皱了下眉,官员拱拱手表示告罪。
三人找了一个后排空着的位置坐下。
孙权旁边紧挨着的是一个学子,有些不悦他们坐在这里,打扰到他听课。
教习在黑色的版面上,用一块白色的石子一样的东西,一边说一边写。
说的正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提出的几何问题,这个之前两人也了解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