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李东阳的谋划(2 / 2)

资明 大能猫丶 1136 字 2023-05-12

“于乔,咱们之前真的过了吗?”

“希贤,你我二人好好想想,宾之说道有错吗?”谢迁反问刘健道。

“于乔,我都活了七十多年了,一辈子都在兢兢业业的为大明百姓操劳,我这身子骨至少还能为大明百姓奋斗十年!”刘健当然也知道李东阳的是什么意思,可是自己不服!“落得如此结局,哎~”

“你我二人,着相了、着相了。”谢迁摇了摇脑袋,也叹了口气。“哎~”

“我也知道圣上有心计是好事,是大明百姓的幸事,就是不知道为何圣上要重用那些腌狗!”刘健还是气不过的骂了几句八虎。

这一次谢迁就没有回应刘健了。

二人经过李东阳的提醒,才明白自己二人为何被正德皇帝下放归乡,而且是很不体面的下放归乡。

什么叫体面的下放归乡呢?

那首先就是皇帝诏曰,而不是皇帝制曰。

其次关于二人的归家圣旨中,也要将二人一生的光辉履历写的明明白白,在圣旨的最后再加封一些虚名。

这样就是一份比较体面的归家圣旨了。

可他们二位大明首辅次辅的归家圣旨中,是皇帝制曰就不说了,还没有写出二人的功绩,

圣旨的结尾也不是给二人加封虚名,只是草草的对一些官员进行调迁。

这种在准辞诏书上还进行其他事务安排的行径,是有些侮辱四位被准辞的大臣的。

至于正德皇帝为何在临别之际都不肯给几人一个好名声呢?

之前二人还全当是刘瑾这个宦官从旁蛊惑正德皇帝,但现在他们经过李东阳的点拨,更相信是正德皇帝自己的决断。

他们二人以及刘大夏和马文升合计四人,可以说的上是现在整个朝堂中资历最老、能力最强、权势最大的四人。

虽说四人都是经过弘治皇帝长年考验,兢兢业业、秉公执法、爱国爱民的好大臣。

可在正德皇帝眼中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在王资提醒过后的正德皇帝眼中。

王资的大饼四人分的问题,只是点拨了正德皇帝文臣与皇帝不是一伙的,皇帝与宦官才是一伙的。

而正德皇帝举一反三、参考了大量历史记载后,认为文臣不单单不和皇帝是一伙的,还很有可能是敌人。

特别是历史上那些权势滔天的老一辈权臣们,那更是所有新上台的皇帝所需要直面的、最恐怖的敌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