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尚书需要将自己任命的部门中的部分官吏换成自己人后,才能在处理各项事务上用的顺手、用的放心,
不然底下官吏集体给新尚书假情报、或者是片面情报来坑骗新尚书怎么办?
这也是大明为什么不少京师内的官员培养羽翼的原因之一,
这些自己培养出来的羽翼,总比之前老臣留下的老班底更加忠心可靠吧?
这些门客羽翼可以在官员晋升后,迅速解决他新晋升的部门内部的人力不忠心问题,
大明京师的最高权力中枢——京师内都是这样,那地方的县令就更不用说了,
县令接到圣命到达地方后,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凭什么空降之后就能掌控一县之地的全局?
身为地头蛇的乡绅地主们,早就掌控了一县之地的方方面面,上至县令衙门的小吏、下至基层的征税官里长,哪个不是当地豪强早就打通关节的亲近之人?
县令也需要在县城内各个有实权的部门中,安插进自己的亲信或者提拔一个当地新的乡绅家族后,
才能逐步掌控一县的部分实权,但县令永远不能掌控一县之地的全部权力,县令需要给当地的乡绅让利放权,
人人皆知流水的县令、铁打的地主,就算你县令再有本事在一县之地待一辈子,总不能留在一地几辈子吧?
当地的万千小吏也不是傻子,你县令早晚人走茶凉,而这些乡绅可都是当地千年、百年的大家族,
谁能得罪,谁不能得罪他们这些人能不懂吗?
一个空降的县官,凭什么和当地千年的世家对抗啊?3
当然,县令无法掌控全部权力的问题不是新旧县令能解决的问题,是任何县令都不能掌控一地的全部权力,
但新县令上任之初是肯定不可能快速掌控老县令所掌控的权力,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不单单是大明朝才出现的情况,从古至今、古往今来,从中原的京师调任地方文臣这一现象开始后,就一直有地方县令难以快速掌权的问题,
这两方面共同导致了为何华夏历朝历代何朝堂大换血时,
新皇帝或新派系依靠朝堂换血来快速掌权的同时,也一定会带来短期“阵痛”的根本原因,
新县令、新官员的上位同时,一定会出现短暂的权力真空,
身为蒙元的可汗,巴图孟克也明白这个道理,
巴图孟克他自己都成为蒙元可汗的这么多年了,也没有掌控除了自己发家部落外,其他部落任意一个部落的全部实权,
在巴图孟克的眼中,大明的皇帝的新官员,肯定也不可能快速掌控他们新职位下的全部权力,
巴图孟克从中原的情报上得知,大明的皇帝——正德皇帝正在大规模的更换新官员,
如果是历史线上的那种官员更替程度,还不足以让巴图孟克意动、产生再一次主动进攻大明的心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