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赵匡胤和赵光美俩人聊了一宿,然后两个人在淮南待了半个月之久,赵光美领赵匡胤在扬州,宿州,楚州,都转了一遍,除了去看了几个大城市之外还特意跑到村里去溜达了好几圈。
又参观了包括榨油坊在内的,商行在淮南地区开办的各个工厂,现在商行开工厂的当然也不止是他了,下边的那些大匠,以前场院的那些工头,只要有想法,都可以跟商行申请一笔资金去下边开厂,交一份策划书就行了,大多数还真都是赚到钱了。
就这样,在半个月后赵光美跟赵匡胤一块结束了这次南巡,回到开封之后,赵匡胤直接就颁布了两条命令:
第一条:扩军。
即日起,商行将于枢密院外,另设两军,将直接听命于商行董事会,所需军需费用由商行承担,不设限额,不受人员限制。
一支取名为雏军,由禁军中,军校教育的学生,择其优者充任,当然,如果禁军中有兵卒为国牺牲了,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儿子,也可以将其冲入雏军之中。
雏军直接对赵光美和商行的董事会负责,主要负责商行股东,也就是那些退休老将们的安保工作,第一任指挥使由赵德昭暂时兼任。
说白了,仿的是西汉时候的羽林孤儿,说是安保,实际上就是把这些孩子们凑到一起学东西,那些老将军们哪里需要一群孩子们来保护,随便教点什么,也够他们受用无穷了。
等到这些少年兵二十岁以后,则会并入禁军之中,充当殿前司的各个班直,相当于是班直预备队了。
另一支取名为老军,由禁军中的退伍兵卒担任,要求搬出军营,独立成营,且每个老军的兵卒都至少拥有十五年以上的厮杀经验,全都是老兵中的老兵,同样,一应军资完全由商行出钱,与枢密院无关,枢密院也不得过问。
如果说雏军还只是一个高级点的军校,十三四的半大孩子未必会有什么战斗力的话,这帮厮杀半辈子退伍下来,却还不受枢密院节制的老兵就真是超级大杀器了。
也因此,这支老军并不设立指挥使,只有“老兵管理委员会”,由这些老兵们自己去投票选出以一百人为单位的小队长,再由这些小队长轮番的选举“意见领袖”参与董事会的讨论。
这些老兵虽然隶属于商行的董事会,但却并非任何人的手下,也没有站岗、保卫等常规任务,只负责保护各重点分舵商行的财产利益,同时还会接一些由董事会发布的任务。
比如,李重进现在就有了一个新官职,被派到金陵去当大使去了,而一个老兵的百人队则护卫在李重进的身边,负责保卫李重进和商行在南唐利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