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开封,赵匡胤第一时间就召见了赵光美,反倒是将萧思温扔到了一边。
迫不及待地问道:“他们到底是来干啥来了?什么条件?”
赵光美自然是一五一十的复述,同时也提到了自己的顾虑。
赵匡胤则是皱着眉道:“调回符彦卿不成问题,他们不提,我也想让他回来了,快八十的人了,从唐朝时就开始打仗,都打到咱们宋朝了,也该让人家歇歇了,还让这位老将在前线带着,岂不显得我大宋无人?”
闻言,赵光美没控制住,还是给赵匡胤翻了一个白眼。
赵匡胤却继续道:“其实对此,我也早有预料,今岁以来,先是女人人献马,后是室韦部来使,辽国的北疆想来是不太安生的,你看看这个吧。”
说着,赵匡胤却是又拿出来一封奏折递给了赵光美。
“这是……谍报?”
“间谍带来的确切情报,一年之内,乌古部必然叛乱,女真部和渤海国,大概率也会相应,我推断,室韦的其他诸部也未必就会老实了,辽国近些年内斗太过,诸部离心的倾向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我想,这或许才是辽国遣使示好的直接原因。”
“原来如此,自世宗皇帝北伐以来,辽国的军力大规模集中在南部,倒是有些顾头不顾腚了,他这是怕咱们趁他病要他命啊。”
“是啊,其实不管是战是和,这对咱们大宋来说都是颇为难得的机会,老实说,我是倾向于和的,若是能和辽国初步建立一点战略互信,咱们也好抽出手来,先把蜀给先平了,否则,两面受敌,确实是太难了一些。”
赵光美也点头道:“我也赞成先南后北,只是以辽国的国策战略来说,就算他们会从南部撤兵,也一定会在西边搞事,不可不防。”
赵匡胤闻言皱眉半响,没有说话,显然也是心中忧虑。
赵光美索性道:“对于辽国来说,其国家安全共有三条线,其一,便是卢龙、涿州防线,也即是燕云十六州,这对于辽国来说乃是绝不退让的战略红线。”
“其二,便是自幽云,至黄河以北,辽国历来的战略都是在此区域内扶持亲辽军阀,石敬瑭,北汉,都是如此,以此,作为辽国的战略纵深,同时也切实削弱咱们中原政权,不叫中原一统。”
“其第三条线,便是过黄河,至开封区域,要尽量与该区域汉人通商,交好,同时缓和与咱们大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