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老二老三,默契且友好(2 / 2)

赵匡胤则是感叹道:“三弟他是个鬼才啊,行事总是这般的环环相扣,若非是老二攻讦商行,商行也不会这么顺利进行改革,商行不这么顺利的进行改革,变卖,地方上的吏治改革必然也不会这么顺利,以吏代官,弃官从商,总算是给他们留了一点体面,地方上虽偶有毛贼官逼民反,出了些许匪盗,也终究是没人成了气候,然而再深思一层,却是又多亏了洛阳新建,这一切才会有的放矢,一环套这一环,缺了任何一处,恐怕这事情做起来都不会如此顺遂啊。”

说白了就是刚柔并济,狠狠地严查,甚至是一个也不放过的同时,切出一块巨大的蛋糕再给天下人分,而很多时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些被切出去的蛋糕和这次大查受追究的还真就都是同一批人,至少也是有关系的。

在赵光义的斡旋下,凡是涉案的官员,如果觉得此事已经怎么逃都逃不掉的话,可以选择主动辞职,然后拿着多年贼赃来买一间商行下属的工坊做老板,只要通过这种方式把赃款花干净,许多事东厂那边就可以既往不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当然,故意草菅人命或是十恶不赦的除外。

如此一来,商行拆分大甩卖所需要的社会资本也跟着撬动了起来,而且张霭和宋琪两人也默契的手下留情,没有对商行那边斩尽杀绝,把那些贪官污吏踢出去之后甚至还允许他们私人去开办新的工厂。

这些人都是在商行中有人脉有经验的,哪怕真的是从零开始办工厂或私人商行,往往也能干得有声有色,甚至因为是自己的工厂自己赚钱自己花,反而往往都能干得更好。

如今这洛阳大开发,钱行大印钞,国家级主导的大型工程简直不要太多,事实上这个时候,只要能拿得出钱,投入其中,不被贪官污吏盘剥欺负,脑子不要太笨,干什么都没有不赚钱的道理。

当然,钱花的也多。

不管是营建洛阳,修河道,修官路,修水坝修水电站,还是修建所谓的宋辽友谊之见证的宋辽合营马场。

无一不是超级大工程,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一辈子能完成其中一个,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能在一朝之内完成两个,就有点好大喜功了,而赵匡胤,却是一口气把所有的项目全都给上了。

因为朝廷给钱,甚至工程转包的时候还会给包工头流出足够的利润,这是宋朝与前朝最大的区别。

可朝廷这两年虽说是阔了一些,但让他一口气拿出这么多钱,那也根本不可能,只能是跟钱行借,然后分期付款,甚至还特么有利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