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国杀(1 / 2)

“三国 实体卡片”的玩法,各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几乎完美的嵌入到锦囊牌中,其效果与成语本身的意义也几乎一模一样,那些装备牌明显也参考了华国古代的兵器,还引入了“距离”的概念......

除此之外,最具特色的就是那些武将了。

华远胜拿起放在旁边的武将牌,仔细查看。

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映入眼帘,旁边是一幅幅精美的原画,下面还有关于这个武将的两个技能。

华远胜仔细看,发现这些技能与武将之间也有着联系,基本都是历史上或演义中发生过或描写过的事情和故事。

看得出来,苏玖是用心了的。

见他们进入中场休息,周围看热闹的人总算是明白了这个卡牌游戏的玩法,拉帮结伙的准备开一局。

“华叔,你也来啦。”

蔺沐宸知道他最近在忙什么,不过也没点破,只是高高兴兴的跟他打招呼。

华远胜点点头:“这是苏玖工作室准备发布的游戏吗?”

蔺沐宸手里把玩着卡牌,却出乎预料的摇摇头:“不是,这个东西我不准备做成电子游戏。”

“啊?”

两个重合的声音接连响起,蔺沐宸回头一看,发现是苏玖一头雾水的看着自己。

“公子,这种新奇的玩法,你不推出电子游戏,可惜了啊。”

苏玖有点不舍,还想再劝一劝蔺沐宸,但他心意已决:“这不是可不可惜问题,而是合不合适的问题。”

前面先喊一句狗卡叠甲。

蔺沐宸之所以选择让苏玖把这个游戏做出来,一来确实是赶上庆功宴,没有什么比《三国杀》更适合在庆功宴上玩的游戏了。

其次,虽然前世《三国杀》的口碑很差,并经常以“蒸蒸日上”的梗的形式流传在玩家群体间,更是长期雄踞Stea差评榜榜首的位置,但平心而论,玩家群体的愤怒和调侃,更多的是针对某卡以及它那令人火冒三丈的运营和坑钱手段。

对于游戏本身而言,其实还有很大的受众群体。

《三国杀》这款游戏,在前世其实并非国内原创,而是制作者抄袭了一款国外的桌游《Bang!》,其中“主公、忠臣、内奸和反贼”的身份分别对应《Bang!》中的警长、副警长、叛徒和歹徒。

除此之外,《三国杀》中一些锦囊牌的效果,与《Bang!》中几乎完全一致。

毫不夸张的说,《三国杀》完完全全就是照着它抄过来的。

但话又说回来,《三国杀》虽然不能说是一款自研产品,但却做了非常好的本地化处理,在武将设计上其实也是用心了的。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前面说过,在设计之初,《三国杀》就是以桌游为范本来制作的。

一群朋友说说笑笑围坐在一起,大家单纯的侃天说地未免太无聊,《三国杀》就成了一个完美的打发时间的游戏,还能迅速拉近不熟悉的人之间的距离。

但如果把它搬到电脑、手机上,那一切就不一样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