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锦衣卫(2 / 2)

“好,不愧是杨义臣,汉武帝当年打马邑之围,因为泄露了消息而失败,让匈奴人逃跑了,但是也正式开启了汉与匈奴之战,今次,我们就效仿先贤,只是有了前车之鉴,保密工作非常的重要,杨义臣你亲自前往拦下前来的军队,即刻动身前往代郡,并且寻好当地的向导,可不能迷了路。”

“微臣领命。”

杨义臣点头就出,拿了军令入关去找李彻去了。

……

……

“陛下!朔州有军报,晋王病重,授令牌于德怀,于德怀私自与突厥议和,运输粮食与马匹草料给朔州城外的突厥,突厥扎营在山中,每逢天气晴朗之时,便滋扰朔州城,此举无异于通敌叛国,突厥人虎视眈眈,恐成大患。”

当有消息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初了,而且这也不是什么正式的军报,正式的军报都是直接到皇帝这里,除了几个心腹大臣其他人看不到,而杨广也没有对皇帝隐瞒一丝一毫的计划,将所有的想法和经过都告知了。

皇帝在朝堂上听到大臣提起此事,慢慢悠悠不紧不慢的说:“此事可有实证啊,卫王和晋王都在边关,并未传回类似的军报。”

汇报的大臣有些尴尬的说:“这……陛下,事关重大,还请陛下派人前往核实,雁门关现屯兵巨量,万一有些差池,十分危险,还是小心为妙。”

“此事容后再议。”

杨坚力排众议,无比信任杨爽和杨广。

他定下的反击突厥之战最关键的就是幽州,朔州,临洮山路战线,其中朔州一线得对决沙钵略可汗的主力军,这一战的胜败几乎左右了整个战局,当定下战略的那一刻开始杨坚就不打算更改,成败聚于一线。

当杨坚下朝之后,单独在书房面见了一个人,李渊。

现在杨坚为了这场反击突厥之战几乎将自己手下的心腹大臣,股肱之臣都放出去了,大兴城只留下城防必需的士兵和将士,而此时他重用了李渊。

李渊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名义上的唐国公,朝堂内的无名小卒,实际上大兴城内建设的第一执行人,已经被验证了能力的侄儿。

这样的身份正是他最需要的人。

首先李渊的能力毋庸置疑,不算出类拔萃之才,但是稳扎稳打做事有着超乎年龄的稳重,杨广让他负责大兴城的城建,几乎不用有操心的地方。

第二李渊实际官职很小,杨坚随时可以许诺一个官职,提升他的积极性和忠诚度,而因为原本的官职低微,他可以分多次许诺,多次提拔,一直绑定着他。

第三,这到底是自家的侄儿,虽然他和李渊交集不深,但是独孤皇后一直对唐国公府照顾有加,李渊如此年轻,前途不可限量,自然和自己利益绑定极深。

“微臣李渊参见陛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