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哪怕贵为全球顶尖银行,也一样如此,再说,一亿美元的贷款,在这个时代,也是天量数字,多少国家想获得这样的资金,还得签下一堆附带ZZ条件的协议。
“是不是四大洋行,得看规模,不是看涉及多少产业,哪怕一个领域规模做大,一样可以成为四大乃至最大,再说,以后的和记,被我收购后,也不会再是洋行了。”陈志文自信满满的说道。
伱越没钱银行就要拼命催债,比如和记现在的情况,但你要是有钱,银行就很乐意再借钱给你,你不要银行得求着你要。
“地产、港口、零售、投资,目前我只看重这四样。”陈志文说道,在后世李嘉成收购和黄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实也就五项主要业务,之前的四项与电信,其他的,都被边缘化了,或者早就出售。
“不知道花旗银行的这个文件,能不能让汇丰银行相信,我有能力经营和记。”陈志文接着说道。
“差不多有35%吧。”陈志文淡淡的说道。
“1亿美金?这是,花旗银行的信用额度。”沈弼看到这一张纸后脸色大变。
“陈生,祁德尊那群人,你打算怎么处理?”沈弼问道。
“35%?”沈弼又是大吃一惊,说道:“这个比例,你已经可以控制整个和记了,为什么没有直接对外公布?”
“这样一来的话,和记的规模会降低到现在一半以下,哪怕和记因此得到了恢复,可能也再也不能成为香港四大洋行之一了。”沈弼笑了笑说道。
和记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资金周转,而现在已经有了,自然就不是问题了,只要撑过一两年,地产市场与香港股市复苏,就算熬过去了。
之前他的谋划是如果祁德尊有能力慢慢还钱,哪怕慢一点,只要有这个能力,那汇丰就可以不用下场,而如果不行,他就需要赶走祁德尊,将和记交给有能力的人来管理,毕竟,和记旗下还有很多地产物业,也还有很多可以盈利但却因为资金问题而暂时停盘的项目,只要激活这些项目,还是有可能重新让和记复苏的。
因此,现在获得汇丰的支持就很重要,如果现在汇丰逼债,那就和记就只有破产一条路,但真不得已,汇丰也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样一来自己也会损失惨重。
现在的和记负债的确很重,总公司以及子公司从香港及海外银行的负债,估算至少打底25亿港元,加上从石油危机开始,全球开始进入大通胀时代,为了压住通胀,欧美央行都开始增加基准利息,导致所有负债都要面临利息增大的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