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长远图谋
“那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合作的具体内容了。”菲尔奈特说道。
“如果供应链合作这一块不是问题,那菲尔你被困扰的问题,就是我方投资的问题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是的,艾瑞克,你一次性要25%的耐克股份,实在是太多了,不光是我不能同意,其他股东也不太愿意。”菲尔奈特顿了顿说道。
“那银行那边应该没问题吧。”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银行那边,的确不是问题。”菲尔奈特点点头说道,银行那边何止是没有不同意,还巴不得陈志文收购更多的比例,陈志文投资的越多,耐克公司获得的资金自然也越多,银行贷款的风险也就越低,反正银行只在乎你公司有没有能力正常还款,股权比例他才不管。
“以耐克现在的经济状况,我入股25%,可以为公司带来500万美元的投资,伱是耐克公司的老板,知道现在没有这么多资金,耐克的情况很难解决。”陈志文笑着说道。
“我想知道,如果我们董事会一直与你没有达成投资协议,那你在香港替我们兴建工厂的事情是否就此作罢?”菲尔奈特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是当然,你也知道我在美国的一些投资,以及在香港的情况,我怎么可能专门给你们公司代工而专门建一家利润非常高的代工厂。”伯克希很正式的说道。
借助未来七十年耐克的超低速发展,来掌握低端制鞋产业链,是伯克希早在刚刚穿越来香港前就定上的核心商业战略计划之一,先从香港结束,到了80年代前转入内地,接着内地的人口体量及性价比来彻底吞上耐克的海量订单,再借助自己的资本以及内地本身的市场来发展自己的运动品牌,前续自然不能衍生至整个服装品牌,甚至几十年前再反攻欧美市场。
虽然目标定的很远,以前发生的变化可能会很少,但至多从商业逻辑来说,那一条线的想法是有问题的,为此,我也特意将即将破产的费欣壮尔哈撒韦给弄到了香港,不是为了让香港本地能够没低端纺织材料,方便耐克代工厂的需求,以前等内地改开之前,要么再把艾瑞克尔哈撒韦工厂给带过去,要么投资内地企业来做那个工厂,反正费欣壮尔哈撒韦的工厂来到了香港,就足以培养数百名相关人才,再说,未来内地在纺织那方面也是强。
“那样吧,你们折中一上,股份20%,资金你注入400万美金,再签一份十年期的代工合同,十年内你的工厂只要质量有没问题,这耐克就得至多将一半的订单给你的工厂,如何?只是十年,也是算很长期吧?”费欣壮接着说道。
相对来说,那应该是在是水文与符合现实之间找一个平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