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令宽奇道:“为何?”
其余的人也纷纷看过来,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丹阳县主笑道:“我相信宋大家的眼光,再怎么着的她也不会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吧?”
徐令宽不住地点头:“这话说得有理,只是……”
说实话,不是她们对贾兰没有信心,而是之前两首绝佳好词大大地拔高了大家的期望值,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绵绵不绝的期望,期望展翅不断高飞,到最后来到人们遥不可望的高度。
“有没有可能?”盛墨兰忍不住提出了一个相反的意见:“就是贾家郎君的词作一般,可宋大家却不得不照着唱,只能争取一些时间来找人修改?”
“当然不可能!”如兰立即就反驳。
“怎么就不可能呢?”
如兰一开口倒是激发了墨兰的胜负心,她扬起手中团扇争辩道:“清歌一曲,已见风雅,宋大家天籁歌喉,前面早已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她一首神乎其技的琵琶,些许调拨便足以,又何须画蛇添足,一再斟酌?显然是词作有缺,让人苦思。”
“哪有人像你这样灭自己人威风的,贾家郎君可是爹爹亲点的解元郎!”
墨兰见如兰涨红了脸,显然更加得意了:“爹爹常道‘年轻人受点挫折实际上极有好处。’贾家郎君年纪才多大,来日方长,今日受些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了,哪怕他最后一首词失了手,前面那两首极好的词就不作数了吗?诗会魁首的名头也不作数了吗?”
论口才如兰本就不如墨兰,如今搬出盛宏一顿抢白更是让如兰彻底没了法子,只好撅嘴把头一扭,自个儿生起了闷气。
拌了这么多年的嘴,如兰也算是开窍了,最起码形势不对及时止损这招她是学会了。
墨兰见状,顿觉十分的得意。
“我倒觉得不像。”
丹阳县主忽然开口,众人顿时侧目。
“我还是相信宋大家的眼光。”丹阳县主笃定自信的语气让徐令宽眼前一亮,暗自点头。
墨兰不服气:“宋大家虽称‘大家’,可词作是好是坏,她又哪有挑拣的余地?该唱的还是得唱?”
罗十一娘眉头皱了起来,心中不太同意,但发觉身旁罗五娘身子猛的一僵之后她猛然一惊,抿了抿嘴唇,不再说话。
有意无意,墨兰的话让罗家两姐妹有些心有戚戚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