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杂交(2 / 2)

“淳于越能有今日,全赖皇长孙殿下的成全……”

赵郢闻言,不由愕然。

淳于越跟寻常官员不同,他乃是当今的儒家领袖,根本不会有这种近乎谄媚的客套之词,哪怕是对自己的举荐心怀好感,都不会这么丢份。

见赵郢的神色,就知道赵郢的心思。

淳于越一边请赵郢坐下,一边笑着解释道。

“老夫自从做了这个左尚书,这些时日,一直在负责各地的民风采集——汇聚天下民意,方知天下民生,才顿悟,自己昔日所讲,不过是书上之言,不过是夫子之言,不过是似是而非的大道理,而非自己之言,而非当今之言,名为儒学,实已经偏离了夫子当年所言之儒……”

淳于越笑容温和,眼中都有着一丝别样的光彩。

“老夫曾得高人指点,言读书人,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着,还长身而起,冲着北方毕恭毕敬地行了一个弟子之礼。

赵郢:……

有些心虚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若无殿下成立这江山社稷司,若不是殿下不嫌弃老夫愚钝,亲自举荐,让老夫做这左尚书,负责采集民风,恐怕老夫至今,依然不过是一垂垂老朽的腐儒——这都是殿下的成全之恩……”

说完,又郑重其事地起身,冲着赵郢深施一礼。

赵郢:……

折寿啊!

赵郢赶紧上前把老先生扶起来。

“先生能得破见识障,乃是先生自己的慧根,若不是先生自己博学多识,融贯古今,就算是放在这个位置上,恐怕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说到这里,赵郢真心实意地行了一礼。

“恭喜先生,自此沛然一家,我大秦又得一真正大儒……”

淳于越揽须而笑。

“可惜,老夫虽然在学问上有点小成,却与那位先生缘悭一面,不能亲自向那位先生请益,实为人生憾事……”

那你可就遗憾着吧!

赵郢干笑着,起身就走。

请教啥啊——

别看本殿下过目不忘,学富五车,但也就是学富五车了,真要是跟你们这些皓首穷经,钻研了一辈子学问的老先生坐而论道……

那就是自找难看啊。

做学问,有时候,可能需要背下来,但背下来,绝不是做学问啊!

田击老先生就朴实的多了。

人没在办公室,一打听,带着自家弟弟和辛广辛阔去后面的小山坡了。赵郢心中好奇,想看看这位老先生到底是怎么上课的,干脆叫过一位墨家学徒,让他带着自己,往后山行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