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等不了这么多时日,安民之策须力行,也须快行,若这帮腐弱文臣做不了事情,那朕便派太监为地方监官而行!”
李煜自魂穿至今,对唐国吏治多是有心无力,当下也只能想了一步狠招,以太监和文人竞争上岗制。李煜所行举措,既要担心步篡汉王莽过于激进的后尘,又要担忧举措实行拖沓,所以近日来一直难以把握这尴尬的分寸。索性直接让太监之首王万驹选拔有治国才能的太监,不日派遣至地方为官。
文人懒政,怠政是因为无人互卷,那么太监文人互争便可引起双方卷王之心。况且,这个时候让太监参与地方文政还有一个发力点,那便是太监在南唐一直干的是脏活累活,好不容易有了机会能当当官人,必然会珍惜这个抬头做“人”的机会。而太监在地方卷起来,那么文官也势必减少懒政之举。
且说,李征古在江陵平息民怨之后,在峡州,归州,江陵三地大张旗鼓实行均田策,南平众民得了手中的田契,各个振臂举呼唐国万岁。
“李副使,眼下这荆州各地还有三千之众的僧人,这些僧人,一无战力,二无民用,却整日吃着我唐国的粮食无所事事!不如将其聚拢而屠杀殆尽!”此时说话的,便是林仁肇留下的心腹郭胜。
“不可!你是要我大唐皇帝担上灭佛的骂名吗?”李征古听了郭胜极端的言语,登时被吓得冷汗直冒,不说将三千之众的僧人杀光手段残忍,且说无端将僧人屠杀,也会使唐国刚刚收拢的民心有损。
“那李副使又待如何,就让这些废物无端的浪费我大唐的粮食?”郭胜这话确实有些没良心,荆州的富粮为唐国夺,本应还于荆州之民,李煜已经将大部分粮用来喂军,郭开却一点粮食都不想分给这些荆州僧人。
“郭将军,你等这些东境籍贯的军士,驻守荆州,圣上答允与军士四十亩良田,可有得到田契!”
“李副使放心,林老将军心疼俺们这些当兵的,各人田契皆有人得!只是,尚无人耕种...”郭胜想到军人分田,又好不自豪。只因在这个时期,军人相对来说只有军饷,战时还难以保证军饷按时颁发,也从为分过田地,而李煜继位后,就连军人也都有了田产可依,这兵当的也踏实不少。
“既然如此...不如将这些僧人用来耕种军人田!”李征古话语间,又谨慎了不少。
“李征古!枉我以为你是个好人!那田是俺们军士的!...”郭胜一听要让僧人种田,以为是要将军田分给僧人,登时敏感大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