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朕还得给这逆子处理尾事!(2 / 2)

李世民走出了御书房,看着一群言官,心里很是无语,这薛大鼎到底给多少人写了信?

“传朕旨意,速速传唤文武百官前来商议旱灾之事。”

眼见着人这么多,索性李世民特例召开了朝会,将事情说个明白,也好打消众人的疑虑。

不多时,文武百官被传唤,纷纷商议起了山东曹州的事。

“昨天刺史被杀这事,是不是陛下的意思?”

“那八岁齐王,哪有这种本事,我看郑家要倒霉喽!”

“嘘,小声些,正所谓唇亡齿寒,陛下如此做,岂不是让我等做臣子的寒了心?”

“肃静!”李世民一声,让众臣皆安静了下来。

“今日召众爱卿前来,是商议山东曹州刺史郑德本被杀一案,及贪腐一案,还有曹州赈灾相关事宜!”

“曹州之事,朕已经知晓。”

“郑德本身为一方刺史,深受朕的信任,享朝廷的恩禄。”

“多年来,朕以为他,忠君爱民,治理有方,恩施百姓。”

“天降大旱,身为父母官,他本该扶危济困,安抚百姓,救灾民于水火。”

“却不料,他不想着扶危济困,却想着如何敛财。”

“先是在常平仓内偷天换日,以次充好,又将粮食高价卖给百姓,手段高明。敛财足足三万贯,真乃国之蛀虫,朕的私库都没这么多!”

“他自以为聪明,能满天过海,殊不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若不是薛大鼎临危不乱,这曹州的灾民恐怕要造反了!”

“到如今这般地步,也算是罪有应得,这都怪朕,朕错信了他,朕还有何颜面见天下百姓了。”

这一番话,李世民直接将郑德本定性,将事情定性为自己识人不准,郑德本大发国难财,至于为什么杀他却一个字不提。

众人脸色各异,目光看向了郑德本,想知道他会有什么反应。

郑德本深吸了口气,该来的终究是要来的,他面色凝重,走出队列,起身行礼道。

“臣有罪,郑家出了这么个祸害,实乃臣管教无方。”

“陛下仁德无双,郑德本一身罪恶,但还请陛下念在死者为大,饶了他家眷,留他一脉香火。”

“臣愿意为此次干旱献出微薄之力,捐出三千石的粮食,恳求陛下原谅!”

众人看向了李世民,郑仁泰已经服软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用三千石换取郑家人的家眷,这笔交易看似很亏,但其实不然。

三千石换取来的可不止是郑家人的家眷,而是郑家人的人心,经此一闹,郑家说不定会更加团结。

粮食秋收有的是,人心失了却难以聚拢,失粮三千,却团结人心,因此郑家根本不亏。

文武百官皆是点了点头,要是换做自己也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眼下就看李世民的意思了,要是李世民借题发挥,可以借此除去郑家的军权,要是顺势而下那就会原谅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