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门外的人传信使带来了几个箩筐,来到了薛大鼎和李祐的面前。
“下官参见殿下,参见薛刺史,这是从长安寄过来的信和礼物”
只见箩筐内的信摆放的整整齐齐,最上面的署名正是阴月娥。
李祐走过去拿起阴月娥的信,又随手翻开下方的,这个署名居然是李承乾,再往下翻这署名居然是魏征。
而另外几个篓子居然装的是一本本书,貌似是别人寄给李祐的礼物。
李祐不知道薛大鼎和魏征这些人有什么交情,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薛大鼎绝不可能和李承乾有交情。
这操作都能行!?
李祐整个人都凌乱了,太离谱了。
一想到这,李祐感觉浑身难受,面如死灰的传信使说道:“放进去,寝宫我会慢慢的看。”
“是!”传信使将礼物和信件都放到了李祐的寝院。
望着一堆的信件,李祐叹了口气,或许能从信件中发现什么。
他拆开阴月娥写的信。
【我儿可好?可吃的可好,穿得可好?夏日炎热,可曾祛暑气?】
【我听闻薛长史写信,告知你又惹下大祸,差点吓死,便四处为寻找关系,想让人为你美言,免得陛下严惩。】
【可阴家孤单力薄,朝中言官多谏言严惩,幸好陛下爱子,念你年幼,担心将你调离,让曹州民心不稳,这才暂时让你在曹州。】
【虽说暂未严惩,但灾后言官定会谏言,令陛下严惩你。】
【你舅舅想出一策,只要你能安心在曹州,乖乖听长史的话,让长史帮你做一定万民伞。】
【有了这万民伞,便能名望加身,即便是陛下也不能严惩于你。】
【你在曹州定要好好听薛刺史言,改过自新,千万千万别在纨绔惹你父皇生气,不然为娘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满纸的关切和担心之意扑面而来,李祐看着这凹凸有致的纸,知道她定是流了不少的泪。
至于万民伞,名望加身,现在看来是好事,等过些年被李治惦记了,那就成了催命符了。
这东西绝不能成功。
造反,必须尽快的提上日程,李祐更加坚定了自己造反的心,
不过,从信中李祐大概推测了事情的发展。
朝会上,言官该谏言还是谏言,该喷还是喷,并没有因为薛大鼎的信改口。
而之所以李祐没有被调回长安,是因为李世民担心他走了,曹州民心会不稳。
想比惩罚李祐,李世民更在乎民心?
反正曹州被薛大鼎治理好了,维持大局稳定才更重要,至于李祐可以秋后算账。
李祐思来想去,感觉自己揣摩到了李世民的想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