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七姓的努力下,南京锦衣卫已经成了过街老鼠!
对文官集团而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旦孙坤被定罪,文官集团会立即抱团弹劾王鹏君,到时即便不能弄死王鹏君,也要限制王鹏君的权力。
“周阁老,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扬州张氏袭击锦衣卫一事,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崇祯知道这事八九不离十——即便如此崇祯也没有下旨查抄扬州张氏。
郭氏比张氏更加强大,但犯的事也更大,已经到了和皇权无法妥协的地步,但如何处置郭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论理自然该诛族,但如果这样做,很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危机。
文官集团党争时虽然常狗咬狗,但一旦触碰到了他们的底线,他们就会立即选择抱团对抗皇权。
郭氏该如何处置?崇祯想看看文官集团的态度在做决定——万历立储之争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万历想乾纲独断,结果差点没被气死。
“陛下,此事必然有猫腻。郭腾此人老夫也曾见过,乃贪利无德之人,他若被蛊惑成为掌教元帅,这是有可能的。但郭庭是江南大儒,岂会被妖孽蛊惑成为逆贼。”郭庭长子郭腾的事证据确凿,已经没有翻案的可能,所以周延儒直接舍弃了他。
“让南京锦衣卫先把人抓起来审问,如果有冤情,放了就是。”杜勋等人自然希望崇祯乾纲独断,无奈崇祯下不了决心,硬要找内阁来商量。
“不可。郭庭本就因中旨一事和王鹏君结怨,如今又上万言书弹劾王鹏君,王鹏君早已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若是让锦衣卫审问郭氏,肯定会成为冤案。”温体仁急忙跳了出来。
“陛下难道忘了昔日的魏忠贤吗?人一旦到了锦衣卫手里,什么证据要不到。依臣看,即便郭腾之事,也未必是真的,陛下当派遣使者去南直隶彻查此案。”阁老何如宠不仅为官清廉、与人无争,而且仕途上不求进、常思退,别人落难时、他又肯仗义执言,所以他在朝野上下的威望都很高。
袁崇焕被诛时,不少大臣建议崇祯株连全族,何如宠却尽力帮袁崇焕开脱,使数百人得以活命。
何如宠是操行纯洁高雅的君子,在读书人这个群体的号召力特别大,他一旦较真,连崇祯也要给几分面子。
“倘若郭氏真的勾结逆贼,那么绝对不仅仅只有一个郭氏投靠逆贼。若从朝廷派遣使者查案,一来容易走漏风声、二来耗时太久!叛军已有南下之势,一旦误了军机,悔之晚矣。”虽然是污蔑,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证据的——闯王那边的确有不少人和郭氏有旧。
从叛军目前的进攻方向来看,叛军的确有下江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