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京师的大方向不能改,但细节可以改动。
在祖大寿等人看来,京师的城墙又高又厚,防守十天、半月肯定没有任何问题,等各路勤王军赶至后,辽东军在赶赴京师也不晚。
通州的战况和祖大寿等人的预料一模一样,鞑子数个时辰便攻下通州。
后金攻明京畿之战后,为了避免京师在次被鞑子围困,朝廷花费数百万两银子在蓟州、通州、遵化等地构建了一道防线,结果没想到如此不堪一击。
“舅舅,京师守得住吗?”鞑子火器之犀利,让吴三桂等人大吃一惊。
“应该守得住吧!”祖大寿是敢和后金野战的悍将,上一次鞑子入关,就是他逼得贝勒阿敏丢弃遵化、永平、迁安三城,狼狈逃回后金!
“大明怎么到了这个地步。”吴山桂对大明越来越失望,这样的大明还能走多远,谁的心里都没有底。
得知崇祯每年能从南直隶收取数百万两的商税银后,皇太极便同意了范文程攻打京师的计划,同时开始大量启用汉人。在范文程和皇太极的支持下,汉八旗的火器部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鞑子能迅速攻破蓟州和通州,除了这两地的守将垃圾外、火器是最大的功臣!
王鹏君虽然两世为人,但也没见过这样的大场面,以前小打小闹,他还稳得住,但如今他也有些慌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走下一步。
驰援京师,在王鹏君看来是找死,但不驰援,麻烦也不小。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明的体量摆在那里,所以能不能攻破京师,关键得看前面三板斧,若是各地的勤王军赶至后、鞑子还没有攻破京师,那么攻破京师的概率就无限接近于零。
皇太极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并没有佯攻,而是一上来就放大招。
大明守城的利器是火器,但鞑子这一次攻城,火力竟然不输于守军。失去火器优势的京师守军一下便被打蒙了,鞑子凭借火器的掩护,第一天攻城、就数次攻上城头。
若是京营没有派援兵驰援蓟州,京师守军绝对不会打的如此艰难。
如果不是崇祯第一时间就命在京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带着自己的家丁到城墙巡逻和守卫,肯怕鞑子第一天就已经攻破京师。
城墙上的战况传至内阁后,所有人的心中都是一片冰凉——在怎么不通武事,也知道现在的情况非常不妙,这样子下去,京师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危险,所以崇祯和文武百官都慌了,忙迅速下旨让刘策和王鹏君领军驰援,同时严令各地的勤王军加速赶往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