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聪看着小囡囡的画,赞美道:“大姑娘的画技越来越好看了,瞧这猫画得真传神。”
贾蓉握着女儿的手,在“猫”的头顶上画一个“王”字。
贾蓉再看向李聪:你这称赞有良心吗?
李聪尴尬一笑,“这是老虎啊!”
“大姑娘真俊俏,比我那个小子乖多了。”
“对了,我那小子也该启蒙了,不知道桂哥儿的玩伴够了没。不如让他跟过来一起读书?”
李聪想这件事想了很久,一直不敢开口,今日借着开心的劲儿顺口说了出来。
他不敢说书童,只敢说是玩伴。
贾蓉没有过多考虑,直接就答应了。
“那就让他过来一起学吧。族学里我弄了一个幼儿园,一起送去玩玩,后期再慢慢培养。”
“唉,成。”
李聪大喜,这喜悦的心情比得知升官还要高兴。
再坐了一会儿,贾蓉说要去看史湘云生的儿子,他就没多打扰。
李聪怀着兴奋的心情回贾府吃酒去。
贾琏对他颇为殷勤,李聪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主桌。
酒席散去,李聪带着从小阁老那得到的消息去见顾寿。
顾明的官职越发重要,让顾家的宅子一换再换。
从一进小屋,换到二进宅子,再到四进的宅子。
宅子内外都有人看守,比宁国府要严谨多了。
“顾大人,小阁老吩咐……”
吏部的大人们就头疼,今年考上的生员里有很多小阁老的亲族。
“这到底该怎么安排啊?”
“安排好的地方,朝堂上又不放过我们。
安排得不好,小阁老也不会放过我们。
真是难死。”
吏部尚书这两天就没睡好觉,贾兰好安排,直接扔进翰林院即可。
可是其他人呢?
小阁老就没别的想法?
吏部郎中黄晏去找尚书廖景盛商议,“这到底怎么安排?多少人留在京都,多少人放出去?”
廖景盛从顾寿那得到了贾蓉的意图,吩咐下属召集郎中开会。
短短几天里,吏部非常忙碌。
他们要给几百位进士科生员安排去处。
别人都好办,一个两个的好安排,但这个宁国府的人不好办啊。
不塞钱,也不给提示,叫他们怎么做?
几个郎中聚在一块,私下里互相探问。
“你有消息吗?”
“倒是有两个人往这边递消息了,想要留在京都。你那头呢?”他问顾寿
顾寿摇头。“他们不敢问本官,也不愿意问本官。”
你有那个铁面无私的儿子在,谁敢来问你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