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克虏炮(1 / 2)

梁直的心思朱由校岂能不知。

不过徐光启深明大义,知晓这一事的重要性,没有异议,反而提出要通力合作。

“可以,朝廷用火器数量本来就多,以后需求是只增无减,那就让兵仗局跟军器局合作。”

说完朱由校又想了下,如果合并,就怕梁直会跟徐光启等人不对付,于是接着嘱咐。

“这样,为了便宜行事,就把兵仗局火药司并入到军器局吧。以后京城的火器制造仓储、一律归军器局管理。”

梁直一听大惊失色,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怎么皇帝不按套路出牌,忙向汪伯雨使眼色,希望他帮自己说话。

“万岁爷,这火器国之重器,原本就是兵仗局职掌所在,如果全部交由外廷,就怕······”

汪伯雨也觉得不妥。

“陛下,臣也觉得不可,火器如此重大,还是多让内廷照看着为好。”

徐光启虽觉得皇帝的嘱咐是可行的,但朝中许多人对他早已不满,这时候他也不想再得罪内廷宦官,也出声阻止。

“行了,行了,那就让梁直为徐光启副手吧,但平时不得干预,必须以徐光启为主,梁直,你可明白。”

宦官的品性他是知道的,虽然对皇帝忠心,但就喜欢对许多事指手画脚,不过让他担着副手,帮自己盯着也是好的。

把朝廷中央火器制造合并整合一事他心中早有计划。

明代火器不可谓不多,但许多质量极差,用不了、炸膛、放不响等现象比比皆是,平时不要急,到战场上可是要害死人的。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整合起来,专人专事,也好监管,提高效率。

“徐光启,今天红夷火炮让朕很满意,有功必有赏,朕进封你为工部侍郎,把京师火器生产的事情就给你负责,以后不仅是红夷大炮、像鸟铳、佛郎机炮等火器也都是国之利器,都要由你们军器局负责。

不仅要造,还要给朝廷不断改进工艺,提高威力,降低成本。没工匠就招工匠,没钱就就找内阁,听到了没。”

让众人一听,感慨徐光启圣眷正浓,皇帝对他太信任了吧。

徐光启闻言也感激涕零,连忙向朱由校跪拜道:

“陛下如此信任臣,臣定当尽心用事,不负皇恩。不过臣还有一事,想现在向陛下陈述。”

“什么事,你说。”

“现今最缺的铸炮师,现今各省也有火器工坊,工匠亦有,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尤盛。

那边临近南洋,靠近吕宋等地,与佛朗机人、红夷人接触较多,火器铸造工艺精湛。

特别是广东佛山,乃天下四聚之一,有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之名,两广铁货所都,七省需焉。铸铁、铸炮工匠甚多,广东所需火铳、火炮也多在佛山打造,质量上乘。

现朝廷缺匠师,还请朝廷派人在佛山铸造火器,北上运至京师,还可从佛山聘人匠人北上,以缓军器局之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