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 / 2)

“那皇爷爷,昨晚睡的可好?”

朱高炽微微一笑,放下了手中的折子,左手不着痕迹的将方才写的东西推到了朱元璋的身前。

“那是自然,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睡的如此踏实,怎么,批阅奏折的感觉如何呀?”

说着,老爷子就下意识的拿起了孙儿正在阅读的那份折子。

“治国理政,你还有很多需要学的。”

发觉了山东的灾情,他又粗又浓的眉毛不由得跳动了一下,端起早就准备好的浓茶,狠狠的喝了一口,随后就将那张墨迹未干的纸浏览了一番。

“炽儿,你的想法不错,但还是那个问题,执行起来恐怕会受到莫大的阻力。”

放下手头的东西,朱元璋脸色一沉,缓缓说道。

“大明的官僚机构经过了二十来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若是在此时插手处理,必定会引起朝种力量的发反抗。”

“可是皇爷爷,这个问题已经逐渐展露出苗头,终有要解决的那一天,武昌的事情就是一个警告。”

朱高炽也没有退缩,坚持自己的看法。

“地方官员不顾百姓死活,虚假报告情况的不在少数,省府之间关系错杂,互相包庇,中央想要调查也是无从下手,咱们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

“孙儿方才想过了,国力不强大,如何才能保证百姓的生活,这么些年来,正是这些地方蛀虫在不断侵蚀大明的根基,从而导致咱现在想要修一修北方的长城,都拿不出资金来。”

“所以孙儿想,成立一个独立于大理寺和督察院之外的机构,组成三方巡视的局面,让这些暗中苟且偷生的官员们无所遁形,同时三方机构又能第一时间体察民情,方便咱作出决策。”

“嗯,你这个建议倒是不错!”

朱元璋思考了一下,缓缓点头,既然无法从内部下手,那么从外部干预也是一个不错的手段。

“咱这么些年来也杀了不少贪官,他们怎么一点记性都不长呢,难道咱的方法用错了吗?”

随意翻看着手中的折子,他不禁有些怀疑。

一看到地方报告灾害的折子,老爷子就有些担心,害怕那些表面清廉,实际腐败的官员借此免税的机会,大敛横财。

“皇爷爷,中央财政取之于民,自然要用之于民。”

朱高炽再次将茶杯缓缓斟满,随后将自己对于这个机构的构想全盘托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