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让利为民,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民字(2 / 2)

“这件事其实说大可大,说小可小,一切以满足百姓需求为前提,诸位都知道,时间就是金钱,这也是驿站之所深得人心的重要原因。”

“解决这股问题也很简单,只要向社会各界公开招募人才即可,如今驿站的收入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期望值,为了缓解驿卒的工作压力,我们可以聘请一些劳工,让他们负责清点货物,运送货物之类的简单工作。”

“至于能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可以让他登记货物信息,制作清单,随着驿站规模的加大,收入也会不断增多。”

“嗯,可行!”

朱元璋点点头,表示认同。

驿站虽然是国家设置的机构,但未必不可以让民间涉足,只要注意分寸即可,老爷子也不是那么死板的人,只要对大明的发展有利,他就不会反对。

“至于第二个问题,车队拥堵,道路损坏,码头人满为患,其实咱们可以实行让利为民的原则。”

“哦?”

朱元璋还是第一次听到让利为民这个词,无疑是迅速引起了他的好奇。

正所谓让利为民,其实只是一种缓解驿站发展压力的手段而已,至少朱高炽是这么想的。

南方水路通畅,随着货运量疯狂增长,倒是能够应付一段日子,可时间一长,必定会出现一些问题。

水路运输虽好处多多,但目前驿站依旧是以陆路运输为主,遍布大明的官道承受着主要压力,车队多起来,地面自然会变得坑洼不平。

而且,地方政府为了让驿站创收,纷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已经没有钱去处理道路和码头的问题了,只能用一些临时设施顶着。

奉天殿中,朱高炽夸夸而谈。

“让利为民,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民字,咱们设立驿站,不就是为了让民众的生活更加方便么。”

“所以,对于玉票的定价,我认为还可以在往下面降一降,同时,随着驿站机构的完善,货运和商队设施壮大,咱们的人手无法管理,不如将其交给当地有经验的商贾和举人打理。”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心思就开始活络了起来,将朝廷的驿站交给平民打理,他自然是不愿意的。

可对眼前的形式,老爷子也看的十分清楚,大明抓住了驿站这个香饽饽,却没有办法整个吃下,与其这么干耗着,看着他腐烂,不如加点佐料,将其做成另外一道菜。

渐渐的,朱元璋开始认同自己孙儿的想法,但同时他也明白,这种超前的理论肯定会受到守旧大臣的反对。

“炽儿,你不如给咱仔细讲讲,把朝廷的业务交给百姓来办,这能行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