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施政(1 / 2)

闲暇几日,陪伴顾曼后,孙策再次榻上了巡视治下发展的路上。

鄮县船厂外,孙策看着规模不小的连续十五座船台,嘴角带着一丝笑意,这十五座船台,每座每年可以生产四艘福船,一年鄮县船厂就可以生产出六十艘福船。

蒲成自帮助周瑜拿下霍峻的那场大战之后,就回到了船厂,如今正在研制一种新式的海船,说是研制,不如说是改进更合适。

前不久曾经有一艘交州海船来过,这艘船头尖体长,上宽下窄,线型瘦尖底,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与福船宽大的结构不同,广船的结构更加紧窄,当然,广船要比福船更加坚固。

问题在于,广船的内部主梁横梁都是用珍贵的铁力木制作,而这种木材孙策治下各郡是都没有的。据蒲成所知,铁力木只有交州出产。

蒲成用两艘福船交换了那一艘广船,此时这艘广船正停泊在船厂的港口处,孙策在蒲成的指引下,看着这艘长达三十米的广船,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据说广船起源于春秋时期,最后定型于元明时期,郑和下西洋时使用的宝船,除了有福船船型外,就有一部分就是广船船型。

可遗憾的是,历史上虽然有很多名人对广船进行评述,但往往所言极简。各个朝代的记述也极其有限,必须要从各种其它史书中寻找,所以对广船历史的研究及其缺乏。

如果蒲成能够想出别的办法造出广船,孙策肯定会很开心,否则的话,他也只有吞并交州之后,再想办法了。

“永宁县的船厂怎么样了?”孙策开口问道。

蒲成听后开口答道:“回禀主公,永宁县的船厂已经建好了四座船台。”

孙策点点头,很是满意,永宁即使后世的泉州,又称东瓯,《汉书》中有过记载:“北去辽宁,南及交趾,贡献转运,皆从东瓯,东冶”,这说的就是会稽郡的永宁县和临海郡的东冶县。

为了更好的控制会稽郡南部,永宁县将会成为东吴海军的一个新驻地。

......

自鄮县乘船出发,孙策一行,历时半月方至章安县,又历时半月,终至永宁县。

在永宁县停留了一日,视察了永宁县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船厂后,孙策一行乘坐二十艘福船沿近海南行,往临海郡而去。

临海郡面积广大,范围差不多就是后世的整个福建省,然而,整个临海郡只有区区四县,这四县人口总共不过二三十万,约有四万多户的样子,而且这二三十万人口中,还不仅仅是只有汉人,除了汉人之外,还有十余万山越降民。

数日后,孙策一行终于到了临海郡郡治东冶县,当他们重新踏上坚实的大地时,才总算松了口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