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江东军与李通军的军营中都已经忙碌了起来,大营里士卒们正在抓紧时间埋锅造饭,那营中的炊烟皆是笔直地朝天空飘去。
一时之间,鸟语花香的滁河南北在初升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既美丽又静谧,然而这样的美景并不会持续多久,因为这里即将发生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
或许战场上的厮杀和呐喊也是另一种美,但只有画家的纸,乐师的琴,还有史家的笔上,才会出现战争的暴力美学,这种美永远也不会出现在参与战争的士卒身上。
在那些战场上的士卒眼中,战争是只有杀戮的,而杀戮显然不可能是美的,没有人是天生的杀人狂魔,也不会有人天生就热爱战争,每一个走上战场的士卒都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大多数士卒的想法都为了混口饭吃,这其实很正常,没有什么好鄙视的,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在战争年代,想要顿顿有口饭吃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也有一部份心怀志向之人是为了在战场上博得功名,好借此升官发财,荣归故里,不过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运气,也许他们武艺还不错,可战场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舞台,随便一支冷不丁出现的暗箭便可能要了一位心怀志向之人的小命。
当然,为什么要走上战场这种问题此时是没人会花费时间去思考的,即使是两方指挥官李通和孙策也没有空去瞎想。
当士卒们用过早食之后,这场大战就将要打响了。
两军士卒中有的人目光坚毅,有的人目光涣散,他们有的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战,有的人则只是随波逐流,也不知自己是为了活命,还是为了升官亦或是其他某方面的原因。
在各自将校的指挥下,滁河南岸出现了两个庞大的军阵,好在此地地形平坦,属于平原地区,这么大阵势才得以摆开。
李通军靠着河水准备背水一战,雷绪和陈兰两人顶盔掼甲,面色阴沉地骑着战马,率众顶在李通军大阵的最前方,这二人是李通最不放心的,自然要放在前面来消耗孙策军的力量。
两人分别率领所部五千兵马,犹如两个拳头一般,摆在李通军大阵的前面,往后才是李通军士卒真正的大阵,吴霸手持长刀,全身披挂整齐地骑在一匹棕色战马上,眼神十分坚毅,光看其魁梧的身材便知他至少得有一把子力气,因为毛发浓密,所以李通军中士卒都称其为“虬髯将军”。
吴霸身后是上万士卒组成的排列整齐的大军,再往后则是赵俨的一万大军,李通正是亲自坐镇于赵俨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