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战略资源(1 / 2)

对微软来说,他们很清楚手机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但是到底多重要,是否需要投入所有的资源,微软对这个度并不清楚。

因为站在微软的视角来看,当年如火如荼的个人掌上电脑,声量和市场并不比现在的智能手机更小。

从1984年英格兰的pion公司开始发布个人掌上电脑pioanizer开始,个人掌上电脑迎来了高速发展时代,在这高速发展时代里,形形色色的掌上电脑操作系统冒了出来。

其中有palo,周新旗下的atri为了手机操作系统收购了pal创始人后来创办的企业handpring;有黑莓的bckberryo,黑莓是做个人掌上电脑然后才做的手机;还有pion推出的塞班,塞班的前身是pion推出的epoc系统,后来塞班和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联合成立了塞班。

当然也有微软,微软基于个人掌上电脑推出了windowce,因此从个人掌上电脑时代一路走过来,微软看过太多个人掌上电脑的兴衰,他们知道智能手机重要,有投入资源对windowce进行调整。

微软的概念里,智能手机和个人掌上电脑差不多,相当于有通信功能的个人掌上电脑,他们基于这个逻辑开发了windowce。

对微软来说,无奈的点在于,他们打造的windowce手机操作系统,支持的厂商没有多少,诺基亚正在雄心勃勃的打造塞班,索尼和爱立信联手成立的索尼爱立信对塞班不感冒,对微软的手机操作系统同样不感冒。

摩托罗拉此时还没有推出塞班联盟,没有去搞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因此也不太看得上微软。微软的手机操作系统只有部分小厂使用,他们不仅不想给微软钱,甚至还希望微软能为了让他们使用windowce而倒贴钱给他们。

比尔盖茨自然很清楚微软内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少。在体验过phone的操作系统之后,比尔盖茨意识到和电脑的操作系统相比,手机的操作系统是完全不同的设计逻辑和设计理念。

在原时空的苹果时代,苹果007年发布第一代iphone,到了010年微软才开始真正进入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他们也没有去借鉴io的设计思路,而是完全基于自己的一套设计逻辑。

现在则不一样,因为o是周新打造的,过去周新的战绩充分证明了他对用户喜好的了解程度、对微软来说苹果是曾经的手下败将,而周新则是在互联网战场上不止一次战胜过他们的可敬对手。

因此微软会重视o,试图去借鉴o的设计语言,而不会正眼敲io。

周新听到比尔盖茨络绎不绝的赞美,他对于能在003年打造这样一款手机内心其实是非常自豪的,换做任何一个人来都做不到这样的程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