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气话,做做样子而已。
前些阵子刚借了楚家粮食,见了面闭口不提,心里总归担心对方介意的,便想着多说些好话打消人家的猜疑。
其实楚安并不放在心上,当然,如果可以的话,谁都不会放在心上。
只要日子宽裕一点......
王顺成离开,跟在他身后的王腾低着头,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楚安皱了皱眉。
没记错的话,一个多月前王腾还是自己很要好的发小,直到楚安魂穿过来后,他对王腾就摆出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逢乱世,谁还有心情和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玩笑?
久而久之,王腾见了自己就躲着自己,或许他觉得楚安不喜欢和他玩了。
而且这段时间王腾的变化很大,不再像以前只会玩闹,开始替父母分担一些责任了。
“这样也好,学会生活,不至于日后作难。”
楚安伸了个懒腰,返回院子里继续躺着。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糟糕的世道里,唯一难得的是天气,一直都很宁静。
想想也讽刺,分明是好的天、好的地,百姓们应该过上平静祥和的日子,却因为大汉朝廷的腐败将这么好一个天下活成了乱世。
“有时,真的不能怪老天爷。老天爷也尽力了,要怪,只能怪人自己......”
楚安不用下田。
用楚王氏的话来说——还小着呢,再过个一两年再说;
用楚老汉的话来说——没到忙季,先好好练武,底子最重要。
夫妻俩差不多一个意思,就是希望楚安能在武道上小有成就。有了实力才有了在这个乱世活下去最大的保障。
以前,人们常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现在,人们常言“狗屁!狗屁不通的道理!”、“拳头才是硬道理!”
并非刻意贬文褒武。要结合处境考虑,这个时代,读书真的不是出处。
什么?
科举?
哦,天呐,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还记得两年前京都科举状元在天牢墙上写下的血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最后含冤而死。
当时这件血案震惊天下文人。
寒窗苦读数十载,终于高中状元,却遭歹人弹劾作弊,后被打入天牢,至死也不愿意在认罪书上签字画押。
为何诬陷?
据后来小道消息传出,仅仅因为某武官的子嗣一时兴起要考个文状元给自己父亲的寿辰助兴,武官便动用权力,强行往人身上扣屎盆子。
听说那时的御史大人还是宁昌臣,为了帮助高中状元出了不少力,最后还是败给了武夫,而这一举动也成了他后来被弹劾左迁的一大“助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