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没有各种证书,可能还不符合某些飞行器标准,但市面上也不是各种商品都有证书和符合标准,反正有些东西就是愣卖。
不过升级系统定义的一级商品级跟现实的商品级好像有些出入,因为根据吴用的观察,升级系统的评价是“高端商品级”。
可现实世界的“高端”商品之间其实也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比单纯的高端和低端之间的差距还大。
吴用暂时搞不清楚里边的弯弯绕,但这次的造物肯定对得起“精工制造”的评价,这也是升级系统对一级造物的一个评价。
这架无人飞行器的外表非常简洁,翼身融合做的非常棒,全身都是机翼,还没有多余的方向舵和副翼,起飞和转向完全靠旋翼。
两个旋翼就在机翼里镶嵌着,于是它们拥有了一定的涵道特点,而且整体还能转动一定程度的倾角,用以控制飞行器的转向。
飞行器后边还有一个小一些的涵道旋翼,用以提供一定向前的动力,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倾转角度,也能辅助转向。
这三个倾转涵道让这架外形极其简洁的无人飞行器拥有了非常灵活的机动性,但同时也增加了控制难度。
不过这正是吴用需要的。
要是控制简单了怎么炫技?
而且这次主打的还是智能、便捷、听话。
为了这个,遥控器自然是小意思,吴用专门整了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甚至还弄了一个控制APP装进了手机里。
不过手机的发射功率不够大,飞远了还得看遥控器。
当然,其实都是从二级无人机上借鉴的,他只是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改和适配。
而且都用上二级技术了,他就不信这次不能直接评级为一级!
“摄像机记录:第一次试飞。”
“首先通电,好,灯亮了,没问题。”
“现在是飞行器进行自检,也没问题。”
“准备起飞。”
“嗡~~~”
“好,飞起来了,非常平稳!非常……”
“等一下,左旋翼的转速突然降低,好在控制系统检测到了这个问题,右旋翼的转速也降低了,后边的涵道也配合做出了姿态控制,平稳降落……”
“我得检查一下……”
“……”
“第二次试飞。”
“……”
“第三次……”
飞行器的多次试飞确实测出了不少问题,但都一一解决了。
不得不说,这次的造物确实比之前那两次复杂,同时也代表着吴用的自信心上来了,开始挑战自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