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水下航母——巨鲸号!(2 / 2)

【造物等级:三级】

【造物数据:长130米,高20米,宽30米,重3万吨,下潜深度11千米,续航30年……】

【造物配置:‘钛合金-碳纳米管’复合壳体拥有非常强的承压能力,复合石墨烯消声瓦和磁流体推进器可以让它‘消失’在大海里,同时磁流体推进器还给了它最高130节的超高航速。

多光谱激光先进综合探测系统可以让它更容易发现水下设备,尤其是被专门针对的联邦设备。

船用聚变反应堆为它提供了充沛的能源,并且还能驱动中微子通信器直接从海中发送信息,位于地球的任何角落都能实时联系。

指挥台装备有微型裂变反应堆,同样可以收发中微子信号,显示屏和全息投影地图可显示实时信息,由智能系统进行命令接收与执行。

拥有十架倾转旋翼智能侦察机,具备强悍的雷达隐身能力和光学拟态隐身能力。

拥有六艘小型智能潜航器,可增加水下探索距离,组成范围广阔的探索网络。

拥有二十艘微型智能潜航器,可探索地形复杂区域,进一步增加探索精度。

增加自我维护模块,可对捕获的潜航器进行资源回收,生产部分零件进行自我维护……】

【造物评价:对于地球科技来说它已经达到了近未来科幻级别,或许它就是各种航海记录中经常出现的水下不明飞行物……】

【源视频:《我自制了一艘遥控潜艇》】

【播放量:102.4万】

【条件未满足,无法升级!】

看完了这个数据面板,吴用连“嘶”的一声倒吸凉气都没有,而是完全沉默了。

太强了!

太厉害了!

这就是近未来科技的力量吗?

“近未来”的概念并没有标准,但差不多从现在开始往后一百年之内应该算近未来。

潜艇的概念几百年前就有了,甚至还有木制潜艇,但潜艇真正的大发展也就百来年时间。

还有可控核聚变,这东西距离突破相差“永远的50年”,没想到升级系统真的做到了,还发展到了船用堆。

包括他眼前这个指挥台,这里边竟然也有一个核反应堆。

虽然是一个直径半米的裂变单元堆。

现在就已经有一辆车大小的裂变反应堆了,各个公司也在考虑搞商业化的,近未来有直径半米的模块化裂变单元堆也很合理。

至于中微子通讯,吴用只听说那玩意穿透力特别强,别说进行水下通信了,就是在地球的另一边都能直接穿过地球进行通信。

其他的不说,使用中微子通讯需要核反应堆供能就知道不简单。

牛批!

并且用碳纳米管、石墨烯造几万吨的潜艇,那么多架无人机还能光学隐身,这肯定是实现量产了,他非常好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