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些零件也不用买,完全可以自己制造,不仅尺寸和功能更合适,还更便宜。
所以在一阵头脑风暴之后,吴用开始指挥“天机星”进行组合设计。
“……一号方案和二号方案直接去掉,但要保留一号方案的腿部关节结构……”
“……以五号方案为蓝本,去掉它的双臂结构,换成七号方案的双臂结构,同时把腿部关节结构换成一号方案的……”
“……九号方案的控制模块不错,把它的核心部件装到五号上,外壳咱们自己打印,我一会出一个模型给你……”
“……四号方案的……”
“……先这样,你再跑一遍模拟……”
“好的,老板。”
新设计立刻被套上了一个小人的身上,然后开始做各种动作进行模拟测试,旁边不断闪过测试数据。
开始的时候模拟很顺利,但很快卡住了,吴用发现还是结构强度有问题。
没办法,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
就这样一遍改一遍的模拟测试,因为有强大的智能系统做协助,所以从审核十套方案到确定一套方案,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搞定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吴用做的是影视道具,很多测试和要求都不严格。
确定了方案,吴用就下单买了很多套零件,然后又把不同的模型发给了工作室和地下基地的3D打印机,还有智能机床,让它们开始制作道具需要的特殊部件。
吴用打算一次就准备足够的材料,这样要是被选中的话就可以快速完成订单了。
要是没被选中……他就造出来抽奖送给粉丝!
咳咳,开个玩笑,上次抽奖他就决定不亲自制造奖品了,怎么可能还会搞更复杂的动力外骨骼道具。
实际上要是没被选中,吴用就用这些材料造智能机器人,让它们去地下基地里工作。
毕竟动力外骨骼也被称为“可穿戴机器人”,它们之间有不少东西都是通用的。
这都在计划之内!
而这些任务都交代下去之后,吴用又开始跟“天机星”研究新的动力外骨骼。
毕竟他还要做动力外骨骼的视频呢。
相对于做道具的设备,他做视频要造的动力外骨骼就没有那么多限制了,自然是越出效果越好。
母星流浪里的动力外骨骼要按照设定制作,有轻型军用外骨骼和工程外骨骼,其中后者相对笨重,但力量更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